161章 储备粮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61章 储备粮 (1 / 3)
        离开特种部队后,杨夏从来没给任何人治过病,在那次去香城港的飞机上沉睡之后,杨夏觉得自己的修为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但他依然没为人治过病。因为杨夏觉得,他的情况比较特殊,至少与普通医生不同。普通医生只需要付出一般体力和脑力,但杨夏的付出似乎不只这一点,否则在治疗完成后,不会那么疲倦。

        但是,在看到汉德森五岁的小女儿梅琳达惹人怜惜的样子之后,杨夏决定一试。

        梅琳所患病症,是我们常见的重症肌无力,一个五岁的孩子,从此无力走路,无力站起,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惨剧。

        而重症肌无力,后世的医学界似乎都没有特别的办法,不要说几十年之前了。可以说,患上这种疾病的人,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请杨先生试试吧。”汉德森太太也是病急乱投医。

        “不过,有句话我得说在前头,我的治疗,即便没有效果,也不会加重梅琳达的病情;但如果治好了,我希望汉德森太太和梅琳达小姐能为我保守秘密。”

        “为什么?”

        “因为我并不是医生。”

        不用说,治疗是有效果的,在两个小时的治疗后,梅琳竟然当场就能站起来,不过,要走路却困难了,于是,大家相约次日再给梅琳达治疗。

        实际上,次日到汉德森家,汉德森就从他的**卧室里出来了。他对杨夏表示了歉意,也对杨夏治疗他的女儿表示了感谢,同时,他也向杨夏表示了忠心,用华语表示,就是“愿供驱策”。

        杨夏前后对梅琳达治疗了三次,让梅琳达基本上成了一个正常的孩子,除了身体有些柔弱外,其他看不出异状。

        杨夏的感觉是梅琳达的身体基本无恙,但却不敢保证会不会复发。因此。杨夏在离开纽约时说了一句:“如果梅琳达病情所复发,请致电我本人。”

        清明节后一天,杨夏回到了香城港。

        回到香城港的杨夏,照例拿起报纸。了解天下大势。这次。杨夏发现一条令他颇为伤怀的消息。华夏某省,爆发了大规模的饥民背井离乡事件。

        报道说,中原省和淮河省某些地区。几乎是十室九空,除了走不动的老人,连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都离家出走去他乡讨口要饭去了。

        曾经有人说,香城港的报纸大多造谣,但杨夏知道,这件事基本上是真实的。前世,杨夏曾经在高中补习阶段就亲自接待过十几个来自中原省的饥民,他们拖儿带女,面黄饥瘦,怀揣着拥有大队和公社革委会的“外出自救”证明,很可怜的样子,杨夏记得,当朝还给了他们两碗大米和一口袋玉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