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离乡
之所谓称之为倔强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困苦,如果没有不屈和倔强的性格,走到今天可能更不容易。就像石缝下生长的幼草,没有倔强和不屈,怎么能最后冲破阻碍看到蓝天而说起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美娟来说,就是上山下乡的那个大时代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期,特别在大型的城市就业困难是个突出的问题。借鉴于当时苏联老大哥的屯垦经验,中央开始向全国知青发出号召,鼓励大家上山下乡去边疆开垦!
这个话题就像是连绵不绝的口号,不断的冲击着城市的各个角落。虽然说的是自愿,但是舆论的导向往往在那个年代就变成了界定积极青年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学校和还街道都广泛宣传如果有家庭参加,那可就是光荣的象征,披红戴绿树立标榜典型身边时有听闻,有同学或者同龄的人毅然踏上了远去的征程,参与到祖国边疆的建设中去。这让美娟羡慕不已,因为时常她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压抑,不像小时候在渔村的生活虽清苦,但是恬静自在。<中毕业也要去工作,我想既然要工作还不如投入边疆的建设,做光荣的一份子!至于家里我还没商量过,这个是我自己的决定!”
“很好,美娟,我看的出来你是真的有心报效祖国,投身边疆的建设。虽然我们的申请都是自愿的。。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和家里商量一下。哪里的条件很艰苦,一旦决定去了,就没有退路。”
谢阿姨停了停,认真的看着我,然后继续说道“我单独找你谈呢,一来呢我觉得我们有缘分,其实我马上就要走了,我们兵团的招收要告一段落了,因为是兵团所以我们需要招收全面素质比较高的同志。从工作性质上来说,兵团是属于准军事化单位,所以从甄选上我们也会稍微严格一点。如果到时候心里受不了,那可不是一般的问题,那是逃兵的问题,这个在部队是很严重的。所以我希望你能确定,这样没有思想的包袱,才能更好的投身革命事业。我这里也就剩余最后一个名额,而且是往干部培养的。我给你一天的考虑时间,明天这个时候,我会等你,如果你想好了,可以来找我。如果没来我就当你放弃了,不过,你也不要有思想负担,在哪里我们都可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我不知道这样说,你都明白了吗?”…。 回到家,一家人都已经回来了,我赶紧洗手帮着大哥和母亲做饭。吃完饭,大家就坐在那里闲聊。母亲这个时候说道“你们晓得哇,弄堂口二毛的儿子今天去支边了,我看到带着大红花,街道里还来人,专门表彰了。说是发了一张光荣证书呢!”
阿爸也接口说道“是哇。。挺好的,一人下乡,全家光荣。现在不是常说,上山为荣,下乡为贵嘛?”
阿哥呵呵接口说道“我要不是现在到厂里上班,又是被重点培养,我也想去光荣一把”
我一看这口风,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看来大家对这个事情态度都很支持,而我这个机会会更好,肯定不会反对,就忍不住要开口阿妈看我一个人在哪里傻乐,对着我说道“小娘句,刚得得(傻兮兮)笑啥,我就说说而已,真额让那(你们)去,我才不放心。听说去的地方都是乡下地方,比我们以前哪里还苦。”
阿爸此时反对的说道“弄这个话也不对,现在城市工作根本不好找,让孩子出去锻炼锻炼也蛮好的,都像你这样,国家怎么建设,怎么能富强。当年不是解放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啃着草皮,怎么会有现在的太平盛世。我看你小时候穷苦日子还没过够,小市民心态!”…。 。而且,这次我有幸还被部队给看中了,部队欣赏我这种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我要去当兵了,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我都要去,我已经签了志愿表,人家部队已经接收了。”
阿妈打我的手在听我说到已经接收了。。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突然瘫倒坐在地上,掩面大哭阿爸,没来得及拦着阿妈,但是也没阻止,看得出他虽然认同我的决定,但是不认同我的做法“你给我滚回自己房间,好好想想,那里也不许去。”第一次见父亲对我是充满愤怒的呼喝我刚转身,就看阿哥推开门站在门口“建国,你看住你妹妹,让她先回房间,那里都别让她去。”
我又急又气,躲着脚,眼泪噗噗的狂往下落,阿哥进来双手扶着我肩膀,把我给扶到楼上,美兰和建业跟着上来,也没敢进来,站在门口看着我们给我拿了一块毛巾递给我,然后蹲在我傍边,仰视着坐在床上的我。“哎,弄哪能好自说自话的就决定呢,阿妈阿爸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而且你怎么会弄到部队去的,你这个志愿表要是接收了,拿都拿不回来,不去都不行。平常看你蛮聪明的,哪能做了那么傻的事情。”…。 都要睡觉了,不说要商量嘛!总要有个结果呀。”我此时绝对是脑筋一根筋,脑子属于当机,缺智商状态“睡觉?睡个屁觉啊,你以为当你是做了坏事,骂几句就好了。这个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一辈子,晓得哇?刚度(傻瓜)!否则你以为阿妈和发疯似的为什么?要说错误的话。。这就是个挽回不了,挽救不了的错误,册那,刚是刚(傻的不得了)!你现在小,还不懂事,以后大了有的是苦头吃,以后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我嘟着嘴喃喃的说“我已经长大了呀!”
阿哥气的,举起手,我赶紧下意识的用手护着脸,他只是吓唬我“弄只小娘句,啊,册那,我真要被你气死了。”吓唬我的那只手突然狂抓头发.
气氛似乎又被我搞糟了,我回到床上坐下,阿哥对着妹妹弟弟说“好了,你们两个跟我去洗脸刷牙,去睡觉。”然后拉着两个人下去,让美兰帮弟弟去洗漱都到了凌晨二点多了,门才被敲响,阿爸站在门口看着我。我委屈的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阿爸走到我身边坐下,双手撑着膝盖没有说话,足足好几分钟。我们就这样并排坐着,但是感觉中间似乎隔着一堵心墙,我很少有这样的感觉。…。 母之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父母之情叫做舍不得,
当你徘徊在爱和情之间,黑夜和白天不在是时间的轮回,
日夜已经不足以代表这种牵绊,来回之间,是刻骨铭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月光洒向城市的角角落落,其实不止美娟一家人在承受这样的境遇。。有着很多和她一样的人们,在承受着。只是各自境遇不一样,但是大都怀揣着一腔热血,也有很小一部分出于无奈的,人生的百味杂陈,各自体会几个街坊外的楼顶上,此时也有那么一个人,看着此时的明月,对着月亮吐了一个烟圈,烟圈圈住的不仅是月亮,还有那个坐在窗台旁的注视着月光的人,但是他们彼此又怎么会知道呢月落日升,像是带走昨夜的难眠,唤醒着这座海上都市。一夜未眠,我却不是很瞌睡,不知道是兴奋,还是不舍阿爸敲开房门,示意我下去,一家人坐在台子上,早餐难得的丰富,小笼,生煎,小馄饨,豆花,豆浆,都是平时爱吃的。餐桌上很安静,我也埋头吃饭,不敢多看母亲一眼。吃着吃着,母亲忍不住手捂着嘴哭着跑进内屋里,我一下子站起来想过去。父亲看着我和阿哥,用手压了压示意我们坐下。…。 听着“情况就是这样,我上次和美娟说了,美娟是个好苗子,到兵团上我会把她安排到一个新成立的单位,只要她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能成为骨干力量。您看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我在这里可以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
父亲想了想“别的倒是没有。。我们既然决定同意孩子去,吃苦受累都是应该的,服从组织安排。就是想问这个有没有探亲假呀?”父亲小心翼翼的问着他觉得最重要的问题“美娟父亲,是这样的,刚刚去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的,这里到新疆的话光火车车程就要4天多,途中还要换汽车,而且我们是半准军事单位,所以估计最少要三年以后把,这个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谢干事此时有点严肃的说道父亲感觉到谈话的严肃性,马上接着说道“有准备,有准备,我们送孩子去,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为祖国边疆建设出一份力,只要孩子在哪里能努力工作,我们家里绝对支持,领导您放心。”
谢干事此时又露出温和的微笑,“您也不需要太过于操心,你们的心情我们也非常能理解,您看这样,接下来办手续的事,我需要和美娟来单独完成,您在外面的凳子稍微等一会,用不了太长时间”…。 前一后进了房门我将衣服放在饭桌上,倒了杯水给阿爸,阿妈装模作样的拿了个鸡毛掸子在哪里这里扫扫,哪里掸掸,一会就走到我旁边
“让开,我要扫哪里”阿妈没好气的说我起来让开。。她最终鸡毛掸子落到那包牛皮纸上面,“这什么东西呀,放在台子上干什么?”
我和父亲都看着她的表演,她连等回答的时间都没给人家,自说自话的就打开了。看到里面是一套军装,“啥衣服,嘎难看!”很搞笑的样子,然后又打开瞄了一眼“赶紧放好,这下称了你的心了”那着鸡毛掸子指着我说,我此时想笑又不敢,只能半哭丧着脸看着她“好了,赶紧去试试合不合身。不行的话,还要让你阿妈好改一改!”阿爸适时的打破尴尬的局面我笑着拿着军装就跑到楼上去了,迫不及待的拿出来,黄绿色一套夏季军服,两个红色领章格外鲜艳,配上一顶无檐军装帽,红色的五星的中央篆刻着“八一”,还有个军用的挎肩包。我听谢姐说,说这个叫五五式军装,有官衔的还有领章呢。其实到了后来才知道,只有少数的大城市兵才配发,一般地方还没有,只有简单的常服黄绿色便装。…。 的,告别的,大家带着不同的目的和心情来。而我感觉好热,汗水不停的下来,阿妈拿毛巾给擦拭一下汗珠终于十点不到,谢姐带着接人的同志赶来,大家纷纷让道,在确认核实验明正身,多余的话都没有、给了一个床军用被子。。把脸盆都打包好谢姐微笑的鼓励我说道“和大家告个别吧。”
“阿妈,阿爸我走了,你们好好照顾自己,阿哥你要照顾好阿妈阿爸,美兰和建业要听话!”我有点忍不住想哭,但是谢姐将手放在我的后背上,鼓励我说“高高兴兴的走,不要让家人太难过。”
我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微笑,跟着出门,小弄堂里的人都鼓掌欢送。一家人就这样慢慢的跟到弄堂外的马路上,车停在哪里上面的女战友伸手示意拉我一把,我一手扶着外挂的扶梯,一手被拉了上去。弄堂口马路上大群人在哪里挥手告别我也挥手回应,但是突然停了一下在人群中的后方,一个熟悉的身影背着木箱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看着我露出憨厚的微笑,对我微微的挥手,这是巧合吗?我想着,短暂的失神后,用力的挥挥手。此时的汽车启动,慢慢远离人群,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