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渔村
眼前的村落已经大变样了,只能依稀找到以前的模样。以前这里一排一排的村屋,现在已经被参差不齐的砖瓦房代替。以前海岸上没有任何修筑过,出门就能看到沙滩海岸线,现在这里都被修筑了堤岸,围着整个海岸线有一条铺设的水泥马路从码头一直延伸到前方的山巅上,淡淡的晨光洒落在错落的民房上,马路上有着早起的人们或担着担子,或推着推车在漫步着晴空万里,薄云舒卷,海浪的拍岸声,空中来回翻飞嬉闹的海鸥,让这个静谧海港看起来格外的慵懒短暂的失神后,跟着阿福慢慢的下了船,有点不舍这个看景的绝佳位置,所以脚步像是粘在地面上一样。贪婪的把这么美妙的记忆一点一点的存储下来以慰藉那么多年的渴望阿福好像看出来我正在享受着这久违的乡情,并没有催促我。而是先行在码头上,抱着二丫给她指看天空翻飞追逐的海鸥下到码头上,我对阿福笑笑说“阿福,我们走吧!”
“好,这里变化大吧,我记得你走的时候也就比二定怀念!
“定国,我们要回家,你载我们一趟。”
“好,上船,上船。兰生哥,你帮我看一下,我送我阿姐回家,一会再回来。”定国打了个招呼,马上把我们都给接到船上平常都想着不远,就是自己摇着过来。。定国今天没有省钱,直接发动马达开船。海风拂面吹来,我们坐在舢板里被满满的海鲜包围着定国掌着舵对我说“阿姐,是回来给你家大阿公吊唁的是吧。人已经安葬了,你只能去坟前看看阿公了。我也是前天出海回来,没有赶上出殡,昨天和我娘又去给阿公上了一炷香。”
“我刚从新疆回来就听我阿妈说了,然后再上海呆了两天就赶下来了,想着能看最后阿公最后一眼,没想到还是没赶上。”我遗憾的说道“是呀,本来说是出七日出殡的,最近潮气重,怕坏了阿公,算算日子三日就出殡了。”
“哦,这样的,那只能去给阿公上香去了。”
之后谁都没说话,舢板开的不快,我们迎着晨辉驶向岛内定国一直开到后岛靠近我们老宅的水埠码头停下,然后把我们一一搀扶到码头上。“阿姐,我先回去把活干完,晚些时候,我去家里找你。”…。 跳,赶紧上前扶住她,“爸,你没事吧?”
“我,我没事,真的是我娟子回来了吗?”父亲慢慢颤抖的伸出手,抚摸着我脸庞,充满着慈爱和激动的说“嗯,阿爸,我回来了。二丫,小三,快过来,叫外公。”我扶着父亲,回首向两个孩子招招手。这次三儿倒是反应比姐姐快。。怕是上次没有先得头筹,这次要勇当先锋走过来,抱着我腿,抬着头喃喃的叫道“外公”,父亲好像再也抑制不了喜悦的泪水,赶紧蹲下把孩子一把搂在怀里,然后又对二丫招招手,二丫也走到面前,被父亲另一只手也揽入怀中“让外公看看,我的宝贝外孙和外孙女。”亲昵的用脸庞蹭了一下孩子的脸,脸上的胡须轻微的和孩子们接触着,搞的二丫突然“咯咯!”的笑了起来这时候我才觉得他好像缓了口气,他站起来用手撸去我脸庞上的泪水,对我说道“终于回来了!”
我无从用太多的话语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对着父亲用力点头道“嗯,回来了!”
“好,回来好,赶紧进去坐一下!”父亲拉着我的手,赶紧往内院走然后一边走一边喊“阿哥,建业,你们快来啊,美娟回来了”…。 点相对私密的空间因为从小一起长大,又在上海一起生活了很久,和大伯家的孩子,基本上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没有什么区别。亲人们都在关心我去西北那样不毛之地,倒底是怎么样的地方?过的好不好?我只能大概和他们描述了一下。兄弟姐妹们听着。。不停感叹,竟然还有这样的荒瘠的地方,这些声音,又引来了好奇的同辈,还有些八卦的婶婶阿姨们。小房间又被挤得门都进不来,我又不好不说,就有点敷衍的在回答,心想谁来救救被幸福包围的我终于外面差不多了,阿爸进来后看着此间的场景,哈哈笑着说“里面在开大会呀,那么多人,今天美娟刚来,让她休息休息,晚点有空了大家在一起聊”
这话果然是救命稻草,大家一听,这婶那姨的也跟着附和,大家纷纷对着我打招呼示意离开。我又只能一通称谓乱叫,可算是把热情的乡里乡亲给送走我有点瘫倒的靠在床沿的被子上,刚还没靠稳,阿爸就说“大伯说,中午先简单的点的吃个午饭,晚上我们全家好好聚聚,明天一早再给大阿公去上香。”
“好的,阿爸,你安排把。我这次回来就是回乡看看,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有这样的机会。”…。 荫,可是这一点的绿意盎然还是遮盖不了宽阔的戈壁滩的荒凉。这里的冬天没有刺骨的寒冷,到处充满生机盎然的绿色,能在晴朗的天空下看着一望无际的广阔海洋,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人生体会。两个孩子并排站依偎在栏杆旁边。。二丫用双手抵着下巴,然后手平放在中间的横梁上,注视着远方;三儿不够高,想学着姐姐一样,奈何栏杆在他头顶。他只好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我,我笑笑上前,和二丫并排站着,把三儿从后面抱起来,让他站在栏杆上,他似乎有点怕,稍微侧身搂着我的脖子。就这样一大两小的母子三人并排靠在一起,看着远处的海天一线的地方建业和新华两人在后面站着,诉说着小时候的事情。我听着,淡然的笑着,大概是感到幸福把,我亲了亲三儿的脸,他回头很天真的给了我一个稚嫩的微笑。阳光照在我们母子脸上,虽有微冷的海风,但是感觉很暖。我又低头看了看二丫,二丫似乎也感觉到我的注视,仰起带着弯月般迷人的小眼睛,抿着嘴对我呲着牙笑。此时,我不但是感觉温暖,还感觉有些迷醉,就像我十年思乡的情节都化作那成年的女儿红一样,在温烫后入喉,带着甜美的米酒香味慢慢温润的醉入心间。…。 慢了。没有多余的问候,只有将菜肴化作温情,不断的填充的眼前的碗里。此时我的心情也像是这碗满满的菜肴,被亲情填充的无比的充实一边留着幸福的眼泪,一边夹着碗里的菜给孩子。婶婶露着慈祥的微笑,伸手把我的眼泪摸干,轻轻的说“阿娟不哭!”然后把孩子抱到自己腿上。。“来阿婆抱抱喂饭饭”哄着孩子吃饭没一会气氛就开始热闹,家长里短的聊着,不时的问问我哪里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别看是海鲜,像大明虾这种其实是很实诚的食物,孩子们没一会就吃不动了一顿家宴整整吃了两个多小时,才逐渐落幕。午后的时候几个阿婆堂姐哄着孩子玩,没一会两个小家伙就疲倦了,给抱着到里屋去睡觉。我和阿爸和弟弟就在旁边聊着,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从去了新疆开始说简单的说着这十几年的经历,当然其中有一段文革的经历,我刻意的回避了。他们看我好像不太愿意讲,就没细问。一直说到晚上,又是一桌海鲜大餐,小朋友们吃的不亦乐乎晚上堂姐和一个表妹非要一起睡,把两个床并在一起,打了一个大通铺,几个姐妹在一起又开始唠嗑,直唠到大半夜,孩子都睡的呼呼的,这才罢休。…。 ,几个婶娘带着穿好衣服孩子出来洗漱。不一会蒸好的鱼面皮稍微放凉,加上鲜虾,贝壳和墨鱼条,一大碗热腾腾的鱼面鲜香扑鼻就端上饭桌。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的就开始吃早餐两个孩子从来没吃过这样的面条。。筋斗爽滑,还有那么多的海鲜配料。虽然是小碗装着,但是两个孩子都续了一碗,而我自己也吃了两大碗,难得有点撑的感觉海岛上的日子就在各种串门中进行着,算是走遍了整整大半个岛,还不算很多还有来拜会的,真的海岛一家亲。很忙碌,很充实,当然也很累建业这个舅舅在这几天相当受两个孩子的爱戴,整天和个大孩子一样,领着两个孩子东跑跑,西转转,一会和亲戚带着孩子出海转一圈,一会带着孩子摆渡到镇子上玩一会。我倒是乐得清闲,和阿爸整天说着父女俩的贴己的知心话时间过的很快,眨眼明天就要返回上海了,好多亲戚都来送特产,我都感觉我们大概一人要背一大包才能带走。下午过后,我看离开吃饭还有好一段时间,建业和堂姐又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我一时突然很想去哪个地方,一个以前只有我一个人去的地方,一个只属于我的记忆,我心里的秘密花园。…。 声,海鸥的啼叫,风吹过芦苇麦浪声;然后深吸一口气,淡淡的芦苇草香混合着微微的海腥味,像一种特有的气味充斥到整个肺叶里那一瞬间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寂静下来,仿佛这个世界里只有我,只属于我终于漫步到了灯塔的下面,然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灯塔重新粉刷了一层白色墙漆,孤独的耸立在崖岸边,高耸的芦苇荡消失殆尽,换来的是低矮的围墙和一圈青石路基,周围稀疏的长满了青草灯塔依然是在哪里。。就像是得知我的到来,孤独的守候着我。我慢慢的走到塔前抬头望去,斑驳的铁锈装点着塔顶的瞭望台。时光变迁,那个属于我的花园,除了这座老旧的灯塔,其他的景象已经无影无踪我轻轻的用手指触碰着粗糙的塔身,感受着他变迁,感受着他孤独!
海风这时不经意的吹起,像是来和我告别,吹起我的长发,青丝拂面。似乎清风徐来是要告诉我,“我还在这里,从未离开!”
不经意的眼泪从眼角滑落,是的,物是人非,你们依然在,而我却已经倔强的长大了,不在是哪个在芦苇里听风,听涛的无忧无虑的少女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