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艰苦 上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艰苦 上篇
  看着眼前的建筑物向流光浮影一样在闪动,美娟收拾着自己的心情,这一别不知道那时候才能相见,有些人可能很久才会见,有些人可能永远再也不见车上的同龄人有男有女,三五成群的相互认识着,美娟坐在车的末尾,还在看着家的方向。旁边刚才伸手拉她的女同志拍了一下美娟,然后问好道“你好,我叫乔琳琳”

  “你好,我叫庞美娟”美娟这次收回思绪和乔琳琳聊了起来,乔琳琳比美娟还大二岁,算是同龄人,所以相互之间沟通还算蛮契合的逐渐的车上人们彼此都通报姓名,相互的热络起来,聊着各种话题。不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各自的目的地可以说真的是天南地北,有去白山黑水之间,有去沙漠边陲,有去云贵之巅的,各自都对自己即将耕耘的土地,满怀着憧憬和激动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很多过路的群众都挥手致意,大家都享受着这种淳朴的致敬,这一刻绝大多数人都是骄傲的美娟是这车最后一个上车的,所以直接就开往了火车站。车站外围已经有很多车,我们排成两列纵队。”

  出来六位负责人,谢姐也在其中。谢姐第一个开始喊的名字就是我,我赶紧上前排在队伍的最前方。只喊了大概不到十五名,我们这个组就集结完毕,而且我们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后续的组各自组织排列,分列成了两个纵队各负责人又清点了一遍。。然后中年领导一挥手,我们这个部分成为整个广场首先集结完的部队。跟随者领导鱼贯而行的穿越出人群。人群很有序的纷纷的让让出一条道来,看着这只着装整齐军装的部队开拔两旁不时有人议论,对着我们指指点点“哇,这是哪个单位的,大半都是女兵呀,哪个人去了这个单位那不是掉到花丛中了,哈哈”

  “哎,我们这里几乎都是男的呀,万一以后找对象都找不到呀!”

  “你看那个排在第一个小姑娘,长的真好看,白白净净的,还是个大高个。”我听到有人说我,脸上一红,这时才发现,谢姐也听到了,回头抿着嘴对我偷笑我的脸更红了,加上烈日的装扮就像个红透的苹果。走在队伍最前排,被瞩目的程度可想而知,终于穿越过人群,我们进入专门的检票通道,跟随着领导们到达了月台上。…。 这十几个人以后基本都会分在一个单位,以后就是战友,是同志了。要在一起生活很长的时间,那就从美娟开始把”

  我一听,怎么又是我,看着附近两排的座位的同志都围着站立起来,当下也没有太过于紧张。我起身向各位战友介绍了一下。。随后大家每个人都报了姓名,还有人介绍了下,来自城市的那个区“很好,既然大家都介绍完了,那以后就可以多熟悉熟悉。”谢姐这时说了两句,就被旁边的人叫道一旁安排其他的事情去了刚才和我一起抬窗户的叫郭晶,我俩面对面坐着,她笑着问我“庞美娟,你是哪个区的呀,我是黄浦区”

  “我是虹口区的,阿姐!”我礼貌的回应着!

  “你也是虹口区的呀,我也是呀”过道旁边那里一个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也兴奋的说!

  然后一堆姑娘看谢姐不在,都放松不少,纷纷开始自报家门,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了起来此时月台上开始慢慢不断涌现人流,都是各自领导领着排队向自己的车厢走去。我们不少人也停下来,探头看着外面队伍。每个红旗或者牌子上都标注着各自的单位,团场的,兵团的,农场的,或者重工业厅的等等。…。 壁的车厢基本都是男同志,开始唱“咱们工人有力量”,铿锵有力,充满阳刚的气息。歌声此起彼伏,不断在奔驰的列车上演绎着很奇妙,我唱着歌,感觉突然就被这种情绪点燃自己内心的火热。。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听着一首首革命的老歌,就像是人来疯一样,使劲的宣泄着自己的情绪听到隔壁的歌声,谢姐很大声的说“同志们,你们愿意被旁边车厢的同志比下去吗?”

  大家高涨,都大喊着不能“我们再来唱一首,我们把他们比下去”谢姐真不愧是人事干事,调动情绪和积极性的本事那是与生俱来我们就这样加入疯狂的歌唱大赛,一首接一首,随着奔驰的列车,将我们的声音都随风飘扬而出,算是我们送给城市最后的祝福,希望她能留在故土就在我投入到群情的炙热中,家里的亲人还沉浸离别的伤感中街坊们逐渐散去,只剩下一家人在哪里互相安慰,互相祝福。阿妈是最受不了的,情绪自从看着我消失的身影,就显得的无比落寞。阿爸和大伯聊着天,但是很少抽烟的他,一根接一根。平常就是偶尔抽一根,阿妈都要说半天,今天阿妈却没有说一句。…。 兰州境内,就开始看不到绿色,慢慢的开始看到的都是戈壁滩荒凉的景象。逐渐有黄沙侵袭,车窗上噼里啪啦的风沙沙粒打在玻璃上。像是一颗颗恼人心扉的子弹穿透着这些青年的心,有些人还憧憬着骏马奔驰的草原,高耸的群山。。然而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戈壁上偶尔看到一个个小土包,星星点的野草,还有砂石土块这个时候领导们又开始给我们做思想激励工作,这就是我们要建设的地方,让沙漠不在荒凉,通过我们的双手建设绿洲,我们的丰功伟绩将会载入史册,当然很多很多年以后在一代代的人们的努力下,我们都把今天的话都给实现了列车在经历了快四天半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西北的首府,此时车上还剩下一大半人。已经有一小半的人,在沿途就下去了。很多人都痛哭的相互道别,虽然短短的几天,但是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我们这个组还好,因为是分配到一个单位,所以没人离开,但是也被这种情绪给感染。从进站的前准备东西的时候,我们就注意着窗外,没有高楼大厦,都是贫瘠的土房,砖房都不多见。进站的时候,整个月台,也不能这样说,就是土转铺设的一个简陋月台,旁边是低矮的土墙是唯一的装点。…。 长说“你就别在意这个了!这些孩子都是上海的大城市来的。。哪里经历过这些。大概疲劳了,大概水土不服,过几天就好了。”

  看我们吐的差不多,马连长还是笑着上来递上水壶,我们逐个用清水漱口,然后又排队上车,继续开足足开了有四五个小时的路程,一路上简直除了简易的马路,和稀稀拉拉的一些小村庄,都是戈壁,绿色在这里都算是奢侈的颜色终于开到一个土围墙围着的大院的外围,这里周围还种着不少的树木,还能依稀看到一些沟渠。土围墙的大门口有个很大的牌子写着“屯垦戎边守边疆,热血铸就边疆魂”,底下还有一排字标注着XX团XX连车子开进院子,除了几排平房外,和一个大操场,一些简单的木头制作的练体器具,就什么也没有了。仔细看了一下,西北角还有一堆排列整齐的或是平顶,或是三角形的突起的东西,看着像什么地窖之类的我们一群姑娘看着眼前的所谓营房,都是你看我,我看你都有着疑惑和不解。不是去别的连队吗?这里几排营房看着也住不了多少人呀。各自的思绪都有些乱,茫然,震惊,不解,担忧,在我们这群住在城市里的青年心理穿梭着。。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