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我们的方向 (1 / 3)
——“那个时候,哪怕电话里成交的概率只有五成,只要我们上门送货,经过详细的介绍和展示,概率就会增加到九成以上。
现在就不一样了,人们可以直观地从视频里看到我们本人和我们的产品;社会的发展,大大的降低了其中的成本。
那是不是就说这样的方法完全管用呢?格拉德威尔还举了个反面的例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一度录像机在美国很流行,但是大家也就是用录像机放录像带,没什么人用它去录电视节目。
为什么呢?因为厂家缺乏推销员精神,没有不厌其烦地去给大家展示产品功能,告诉大家怎么做。
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在这个反复的展示过程里面,就可以做到,让产品成为明星,成为关注焦点,而不是卖东西的人本身成为明星和关注焦点。
这也是推销员跟演员的不同之处。推销员懂得,自己要卖的东西才是明星。而演员自己就是明星。大牌的明星吸引到了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可惜却抢走了产品本身的注意力。
说到这儿,我相信你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演员去直播卖货,真的不一定能卖过那些主播了吧。
好,听到这儿你们可能觉得,这都还是在忽悠人买东西啊。但是,要成为真正的王牌推销员,还需要掌握第三个心法。这个心法就是:本身就好卖的东西,才会好卖。
(嘿嘿笑)你们肯定想说,这不是废话嘛。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要不我们能够慧眼挑出可以卖好的货,要不我们自己做出这样的货。
前期,我们没有资本很厂家去谈判,肯定只能慢慢研究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这个一会儿接下来我们再讨论具体的产品。我们先把核心东西都学会了再说。
波佩尔家族当时在美国厨房产品界做到了非常成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会自己研发自己卖的产品。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把产品开发跟产品营销分开是不对的。这两者应该是合二为一的。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做到,卖的是本身就好卖的东西。
为什么产品开发要‘推销员’介入呢?因为推销员经常卖东西、接触客户,因此知道客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或者说什么样的产品才有卖相。
‘卖相’这个词有点虚,下面例子就来了。这个家族有个人叫做罗恩,他有款明星产品——电转烤肉器,就是那种很常见的,把肉穿起来,放进烤箱烤的那种机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