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内在 (1 / 3)
有人惊讶,“为什么这么说呢?”
楚丽华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只要不是自己一个人唱独角戏就好。
——“首先,这个父亲说的每一件事几乎都不是真的。汤姆也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赶上姐姐。
父亲应该说实话,他可以向汤姆解释,当汤姆像姐姐那样长到9岁的时候,他做的东西就会更结实。
他还可以向汤姆解释,当姐姐6岁的时候,做的东西跟汤姆是一样的。
然后,为了让汤姆高兴,父亲直接替汤姆做了个他自己做不到的东西。
父亲传递出来的信息是,当事情发展到不符合自己希望的时候,你就得放弃让别人来解救你。
这实际上反而是在教汤姆无助。失败本身不可怕,让孩子习惯性无助才可怕。
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就提出过关于自尊的两个概念,‘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感觉满意指的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高兴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果。表现满意指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日常挑战。
詹姆斯提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绕过表现满意,直接获得感觉满意。
说白了就是,当一个小孩没有获得掌控能力的时候,将自尊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会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战,克服挫折,才能获得自尊和愉悦感。
所以,汤姆的父亲就是将因果关系颠倒了,试图直接将信心加到孩子身上。家长需要的不是鼓励孩子感觉满意,而应该教他们表现满意的方法,使孩子获得掌控的能力。
对应到我们身上就是我们一定要表现满意,然后才能感觉你满意。
再举个例子吧,杰西在帮助孩子获得掌控能力方面,就做得很好。有一次,她发现她一岁的小儿子经常爬到沙发后面的角落,尽管她试图堵住那个通道,但小男孩还是会使出吃奶的劲,卖力地钻进那个角落,每次爬进去他都会高兴的欢呼,似乎在宣称那是他的领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