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送两亿人给他们 (2 / 3)
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那是针对人而设置的难度,杨夏可以说是非人的存在,所以,这些考题对于杨夏来说,还不如作家联合会的一场辩论,尽管杨夏对那种辩论也不屑一顾。
考试中,杨夏不只是问题回答得非常好,既符合教授的治学理念,又有突破和新意,任何教授见到这样的答案,都应该心情高兴地打一个a,或者直接给一个a+。
而且,无论用什么语言答题,杨夏都会有一手漂亮的书法。是的,虽然字母文字的书法味道要差一些,但写得流利工整是所有文字的统一要求,杨夏对此肯定是做得最好的那一个。
上午十点,考试结束,杨夏依言前去找文学院院长皇甫东。
皇甫东的办公室分为内外两间,里间是他的办公室兼书房,外间是一个小会客室。实际上,这种格局办公场所,在港大是最普通的存在,只要是教授就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是副教授,则是两人共用一个会客室了,而如果是讲师或助教,待遇还会更低一些。哪怕是港大的校长,其办公条件与教授也完全一样,不可能再有更特殊的待遇。
“哎,杨夏同学,请坐,喝咖啡或是喝茶?我这儿可有铁观音呢。”见到杨夏,皇甫东好像也年轻了十岁。
“谢谢皇甫老师,我自己来吧,我喝茶,咖啡却是不惯。”杨夏站起来,铁观音也不错,也属于杨夏前世喜欢的茶。
“呵呵,随意就好。虽然我研究的是欧洲文学,但我对华夏礼仪更感兴趣,我觉得,华夏上古礼仪,那才是真正的贵族之礼仪啊,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皇甫老师,我在华夏出版了一本诗集《烈火南疆》,是华语简体字出版的,请多指正。”杨夏将茶水泡好后,恭恭敬敬地拿出一本书来。
“哦,谢谢。简体字我没问题,何况,香城港每个文化人,可能都有一张简繁对照表吧,毕竟,华夏那么大,报章杂志的信息还是需要了解的。”
“当年,太祖主张简化汉字,主要考虑是让更多的人能识更多的字,毕竟,有些汉字的笔画确实颇为复杂。”杨夏也不知皇甫东是什么理念,这句话,算是为太祖找个理由吧。
“哦,怪不得呢,我记得那时太祖的年龄还不太大,怎么会在文化上做出如此相当于自杀的行为?原来他有他的考量,而这考量与他时常所说的‘人民’二字竟然合二为一,了不起,了不起啊!我们一些香城港人,对此的理解怕是有失偏颇了。”
这老先生难道还是毛粉?
“其实,就我个人的观点,应该简繁通行更好,譬如政府在面对民众时的通告或文件,以简体字发行,而有关学术特别是有关华夏传统文化的学术,则应该允许繁体字的存在,也即两种写法都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