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送两亿人给他们 (1 / 3)
问题是,另一个当事人杨夏还不知道刘大公子找人埋伏准备要砍他,否则,杨夏还可以对刘慎华刘大公子提起诉讼,可以设想,刘慎华做的这件事,完全是天怒人怨的结果啊。
因此,警察是必须找杨夏的,这是个程序问题。要说杨夏知道刘慎华等人还埋伏有帮手,然后放弃刘慎华去找那几个社团人的麻烦,这从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同时,一个同样为港大学生的人,有那么厉害的功夫么?鹅卵石临空碎骨伤人,这只有传说中的武术高手才能做到,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即便从娘胎里开始修炼,也怕是难以达到吧。
所以,警察在调查杨夏的过程中,发现杨夏竟然就是那个在报刊上疯狂发文的作家,如果不是因为办案,那个任小华几乎要找杨夏签名了。作家,大学生,两个身份重叠起来,怎么看也不是武林高手吧?
所以,两个警察在向上级汇报时,直接将杨夏的身份汇报了,而警局在得到杨夏的确切身份后,立即给港大反馈。那意思非常明白,你们港大,虽然有不学无术的害群之马,但也有真正的天才高手啊。
警方本来很快就要接触到真相,但被杨夏的作家光芒给引上了歧途。
杨夏做出这一系统的事情,最后能够把自己摘脱,不外两个原因,一是黎老二九人,只能说是轻伤,在香城港这几年的案件中,算是轻微型案件。另外,警方本身也不愿意把黎老二等人受伤的案件炒大,原因自然是鹅卵石的问题,如果说香城港潜伏着这么一个高手,在普通市民中必定会造成恶劣的影响,说不定有些人会借此兴风作浪。
另一个原因,则是杨夏的功夫方面的问题了,他从废弃的花台转个弯去伤人,然后又要很快到达另一条街上,速度必须要快。同时不能有目击证人。而杨夏以他的修为和灵识,正好可以做到这两点,至于他在隔壁街上的那个花园里坐着看书,到底是几点几分去的。估计就没人知道了。
总之。这事儿。对于杨夏来说,似乎暂时没什么关系了。
……
从心理上准备了好久的期末考试,终于开始了。
杨夏本期要考七科。除了文学专业课程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语法语了。在港大的欧洲文学专业,英语是平时上课的语言,而法语教授上课的第一堂课,就是用法语开张的。
哪怕杨夏拥有极高的天赋,在这种从来没有基础的课堂上,也坐了两节课的飞机。所以,杨夏在下课之后,立即去购买了一些法语入门的磁带和书籍,自学自听,三天后再次上法语课时,杨夏已经拥有了法语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再加上教材中的法英对照,整个班级,没有人知道杨夏此前对法语竟然连一个单词都不懂。
港大考试,上午一科下午一科,先是考必修课,后是考选修课。一个学期,杨夏所学当然不会只是期末要考的七科,他的目的是将这七科考成全校第一,甚至有史以来的第一,以便有机会在下学期接连将所有的科目都测试完毕,即便拿不到毕业证,杨夏也想不再呆在欧洲文学2班了,譬如直接考港大的研究生等。
港大的期末考试,当然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绝对不准作弊,任何人作弊抓到后都是成绩不合格,准备补考,而不合格科目达到一定数量,学校会劝你退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