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 从卖酒开始 (2 / 3)
至于财务总监刘春旺,也是一个颇有实力之人,年纪轻轻就是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会员,在香城港属于年轻一代的精英阶层。
不过,因为刘春旺的父母是香城港的第一代移民,让满腹经纶的刘春旺难以在英资机构找到工作,而合适的华资机构大多是家族制管理模式,刘春旺又不太喜欢。因此,他找了一个小公司混着日子,一边又自己去中介公司挂了一个名号,随时做着跳槽的准备。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华夏才讲关系,才讲论资排辈,否则,为何哈佛商学院的mba会特别吃香?其实,只要是智慧人类,只要人类还要讲友谊、感情什么的,都会有关系一说的,“公共关系”一门课程,不就来自于西方么。
只不过,大家都讲关系,但西方由于其体制更为完备,其在讲关系的时候,同样坚守做职业的底线,作为人的底线而已。至于华夏人,当然说不上有什么底线了。
杨夏一口气在深港成立了三家公司:汉唐食品,汉唐印务,汉唐贸易。
深港,此时虽然还没有正式设立特区,但已经由过去的县改为了市,在去年11月,南粤省委已经作出将深港升级为地级市的决定,当然,这些都必须由华夏批复才能算数,不过,在华夏,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批复呢。在此之间的调研,上下就通了气的嘛。
深港,要到8月份才会由华夏宣布为特区,但杨夏根本不担心自己投资的公司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尼媒,自己再怎么说也比外资要根红苗正一点吧,自己的投资,可是首长以及众位长老背过书的,谁敢轻易设置障碍?
当然,深港三个公司的行政部分,都在一幢**的大楼里,杨夏并没有修建什么高楼,而是二层小楼外加1000亩土地,此时的土地非常便宜啊,1万米金,就可买到3亩;而且,杨夏还来了个分期付款,没办法,杨夏是有钱,但他的钱得到股市上翻本呢,好在杨夏与深港市签订的协议不仅仅是150万米元,而是三年内在深港投资3000万米元。
其中遇到一些搞不定的事情,杨夏全部交给张延森去做。这位国内的老官僚,不在这方面做些事,岂不是浪费。
汉唐食品如前所述,前期主要从事冰冻食品生产,而且将直接在蜀都、昌城、江宁等三座城市分别设立汉唐食品(蜀都)有限公司、汉唐食品(昌城)有限公司、汉唐食品(江宁)有限公司,但他们都属于汉唐食品(华夏)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
三个食品公司,在1980年只能算是试水之作,虽然每个公司与当地政府都签订了投资300万米元的合作,但第一期实际到位资金,不过是一些来自于国外的二手机械而已。
当然是二手机械,生产冰糕,难道还买先进机器?杨夏可不会去当那个冤大头。二手机械,几乎是废铁价格,而且以大陆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用五到十年。
有人说,引进外国设备,一定要先进的,说那话的人只能说是棒槌或者说有些二,引进设备,也要根据国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