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章 培训 (1 / 3)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蜀王》的销售与第三天差不多,都在3万套以上,第六天上午,出版社又要求加迎10万套。
第七天一早,宝岛联合报读书版开始出现有关《蜀王》的评论,两名看书比较快的青年评论家,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什么史无前例,什么史上第一,总之是极尽誉美之辞。
自然,有评论的推动,当天销售就突然了5万套。
杨夏当然也关注自己的作品,毕意卖得好自己也分得多呢。但杨夏的关注,主要是在分析人们的心态,以及这个时代的习惯。
应该说,杨夏在写作《蜀王》时,大量地借鉴了后世的一些畅销书的写作手法,作家的态度是端正的,是为读者服务的;故事情节绝对引人入胜,而且还具有网络那种特强的“代入感”,一会儿自己是立蜀王,一会儿自己是起后攻城的枭雄,一会儿自己是某个茶铺的小二,总之,故事中的人物命运,随时都牵动着读者的神经。
杨夏因为《蜀王》的出版,在香城港痛并快乐着;而蓝明仲以及他的几个伙伴,在蜀都东门外的一处厂房里,也同样痛并快乐着。
痛,是培训之严厉,稍不注意犯个错,就会被培训师给骂得狗血淋头,而且还有不准吃饭,绕着工厂围墙跑多少圈的处罚;农村出来的人,也许并不怕打骂,但是。是人也有个自尊吧。而且,同时参加训练的就有一些城里人,而城里来的这些青年,似乎就比他们做得好一些。
快乐,就是培训的生活与可能的薪水了。虽然培训很严格,但生活也开得非常好,每天中午都有荤菜,不是肉就是鸡或鸭;每天早餐,每人固定一个煮鸡蛋,然后是大白馒头管够。稀饭管够。油拌大头菜丝及泡菜管够。半个月下来,蓝明仲都觉得自己长肉了。
“小易,你今天是怎么的,又被培训师给骂了一顿?”小易叫易代涣。是蓝明仲找来的帮手。这样的帮手。蓝明仲一共找了七个,连他在内,正好凑够一饭桌。晚饭后。大家在宿舍里无事,蓝明仲出声问道。看起来,四十个人接受培训,竟然是自己带出来的这几人最差,长久下去,这怎么得了?
“蓝哥,你不是说这工厂是那啥杨夏的,为啥连他的人影子都见不着呢?”易代涣没有回答蓝明仲的问话,而是反问道。
“我怎么知道呢,但这工厂是他的,肯定假不了。”蓝明仲虽然嘴上很明确,但内心里也着一些疑问。
“呵呵,蓝明仲,你们可是在说杨夏杨董事长?”就在这时,一个身穿西装,既能说官话,还能说粤语和英语的家伙进来了。
“马部长,您来了,请坐。”蓝明仲本来躺在床上的,见到部长到来,立即弹身而起。至于其他人,同样乖乖地坐站了起来。马部长,自我介绍马祥琛,是汉唐投资的实业部长,据说,比汉唐食品的总裁赵和平的官还要大呢。
蓝明仲等人眼中的“总裁”,也确实是总裁,但赵和平只是汉唐食品蜀都方面的负责人,而汉唐食品的总裁名叫彭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