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别无选择了 (3 / 4)
究其原因,完全是因为东西方千百年形成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所导致。
自古以来,东方人就有着极度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将战死沙场视为极大的荣耀。
千百年来,东方人一直坚守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成功则成仁”的人生价值观。
所以东方人对于那些跪地投降的将士骨子里根本就瞧不起,在战争中遇到弹尽粮绝的情况,往往会破釜沉舟、视死如归。
反观那些临阵脱逃、就地投降的将士,很少听闻有过被优待的案例,即便是这些人有幸求得了一时的苟安,也会落得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因此,“投降”对于大多数东方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古代的西方,国家多实行的雇佣兵制度,这群花钱雇来打仗的士兵,从始至终就不会真正的尽心竭力,既然输赢都没了关系,投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了。
到了近代,西方人权至上的思想占据主流,宣扬的是“以人为核心”,强调的是“生命第一”、“个体”、“人性”。
数千年文化的影响,让东西方国家对投降的态度是大同小异。
正如艾森豪威尔将军制订的《美军军人行为准则》,便有如下规定:
第一,对于指挥官来说,只要下属认为还有理由抵抗敌人,只要部队仍然可以作战和脱逃,就绝不能下令投降;
第二,对于士兵而言,只有用尽所有合理抵抗行动,再继续抵抗除了死亡而别无选择时,才可以考虑投降。
故此,要是较真起来,并不是西方人的战斗意志比东方人差,譬如一战和二战期间,西方国家都不乏死战到底、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战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