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别无选择了 (2 / 4)
对于日本军人来说,士兵尤其是军官被俘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比如在诺门坎战役中,便有几个日本军官被俘。
苏军将他们释放以后,关东军却准备好一桌酒菜,让他们吃完就自杀。
如果军官们抗命,关东军就直接杀死他们,然后宣布他们是自杀的。
这几个尉级军官无奈之下,只能纷纷自杀。
尉级军官尚且如此,何谈这些将军了。
再后来,到了1941年日本陆军省东条英机陆军大将发布的“战阵训”,更是成为了日本兵的催命符。
战阵训分三块内容,大致都是“皇国、皇军、团结、协作、攻击、必胜”之类的训词,其中第二块的第七条和第八条:生死观和爱惜名誉,明确警告日本兵:不能当俘虏,否则就自己受辱也让家人受辱,宁可自杀!
日本海军大将南云忠一在塞班岛切腹自杀时,便留下一份遗书,上面写:“战阵训言活着就不能接受被俘虏囚禁的侮辱,理当以忠孝赤诚之心勇往直前,虽死犹生。”
而在更多的战斗中,“战阵训”直接导致大批士兵明明弹尽粮绝饿得皮包骨头,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也不选择投降,或者活活饿死,或者自杀。
可以说,无数日本兵是被《战阵训》逼死的。
其实不仅仅受到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荼毒的日本人,会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会死战到底,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华夏民族同样也是如此。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各场战争,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同样是弹尽粮绝的战争绝境时,东方人往往会死战到底,而西方人多是举手投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