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族群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五八章 族群 (2 / 3)
        这一趋势,结合西方族群相貌的人为拔高,会让形势更加恶劣。

        盖亚表面的所有非西方族群,其中的个体、尤其是男性个体,面临的择偶局势一度极其险恶。

        经历着西方列强长期的地位优势与文化渗透,这些男性,自身的审美日渐脱离“本族群相貌”的锚,越来越向西方靠拢。

        而他们所普遍憧憬着的西方族群之异性,则出于完全一致的审美大环境,而对其不屑一顾。

        环视四周,这些非西方族群的男性,更会发现他们自身族群中的女性,审美趋向也一样在日渐西化,对自己意兴阑珊,而对西方族群中的男性趋之若鹜。

        审美趋向的被渗透,杀伤力,对男性与女性是很不一样的。

        追逐异-性,获得繁衍的机会,两-性的态势从古到今都不尽一致,相对而言,男性普遍要付出更多代价,才能在竞争中有所斩获。

        而在当今时代,非西方族群的男性,由于自身价值被严重压低,支付的代价必然要更高昂。

        相比之下,非西方族群的女性,则只要放低姿态、不要求对方付出太多,就比较容易获得自身(被渗透而扭曲的)审美之满足。

        无形的文化渗透,就是这样,一步步加剧了非西方族群中男人与女人的对立。

        进而,衍生出诸如“”这般令人作呕的群体。

        这种丑陋的现象,直到西历1488年的今天,也仍然存在,背后的深刻动因,让方然格外意识到文明的人文领域,是多么主观的一种东西。

        扪心自问,托马斯*安生的审美,同样建立在西方族群相貌的基础上。

        所选择的生化仿真人,也大抵如此,也不过是在条件如此宽松时,索性放飞梦想、而杂糅了某些猎奇心态,而选择混血外形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