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蠢蠢欲动!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蠢蠢欲动! (3 / 3)
        李世民皇位来路不正,很想知道历史如何记载自己,而褚遂良此时兼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所以,李世民试探性地问褚遂良:“爱卿兼起居郎,所记录的事情朕可以看一看吗?”褚遂良说:“记录君王言行,是为后世借鉴,以警戒君王不敢胡作非为,臣没有听说哪个君王亲自观看。”李世民又问:“朕有不善,爱卿也记?”褚遂良说:“臣职责所在,陛下的言行必须记。”

        褚遂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皇帝的无理要求,而李世民也是一代贤君,不会以为褚遂良耿直就迁怒于他,反而更加重用。

        贞观十七年,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支持下,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褚遂良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时年魏征去世,此后,在重大的国事上,褚遂良屡次进言,大都受到李世民的接纳与表彰。褚遂良俨然成为魏征的**人,掌握了朝政的动议权。

        贞观二十二年,褚遂良成为中书令,正式进入大唐宰相的行列。此时,李世民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第二年,李世民病入膏肓,召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以后事相托。李世民驾崩后,太子李治登基,五十四岁的褚遂良成为托孤大臣,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但是,此后褚遂良的言行频频失误,步步错位,主要表现在三年事上:

        李世民托孤时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显然,李世民担心有人挑拨李治与长孙无忌的关系,希望褚遂良能够在李治与长孙无忌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调解地位。

        李世民用心良苦,他知道大臣的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对于皇帝将是灾难。所以,李世民托孤给长孙无忌、褚遂良与李勣三人,三人背景不同,可以相互制约。但褚遂良逐渐错位了,因为他犯了错误。

        褚遂良以低价强买下属房产,这是严重的敲诈加腐败行为,官员们议论纷纷,惊动了长孙无忌。于是,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

        看似没有什么不妥,但褚遂良不到半年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宰相。原来,长孙无忌是让他出去避风头。更为严重的是,弹劾褚遂良的官员被他下放为县令,**裸的打击报复!

        从此,褚遂良丢失了李世民给他的定位,彻底倒向了长孙无忌一边,使长孙无忌专权擅势,连带他一起,成为李治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对于战神李玄霸而言,这个褚遂良不仅是一个有名的文职人员,而且在起草行军打仗的方案也是一绝。

        当下,战神李玄霸望着褚遂良,也是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言道:“老褚,这些年多亏的有你,不知你对太子李建成下毒谋害我和李世民的事情有何看法?”

        “你认为,这秦王世民会不会对我么得展开一阵猛烈的攻势,甚至在某个地方聚而杀之,比如说玄武门?”李玄霸问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