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3 / 3)
做到“积极主动”很难呢?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人性。人类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种,每个物种对环境做出的都是应激反应,就是你给我一个条件,然后我做出一个反应。比如在职场里面,你给下属布置一个任务:把大象装进冰箱。一般人肯定会觉得,这怎么可能做到呢?然后马上就跟你矫情:“这不可能嘛!我完不成,缺少条件。”这是一种人。另外一种人马上就开始分解这个任务,他不管“把大象装进冰箱”这件事能不能做到,他会先确立目标,然后分解目标。他会把这件事分解成三个步骤:打开冰箱门,把大象装进去,关上冰箱门。
然后再考虑:这件事貌似很难做到?接下来,他会思考:是换台大点儿的冰箱,还是找头小点儿的大象?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说刘强东给一个部门经理布置任务,要求他当年的业绩达到某个数字。那个人马上说:“去年的业绩才是这个数字的零头,你让我今年就达到这个数字,很困难,不可能啊!”
战神李玄霸当时就跟他说:“你可能听错了,我不是问你可不可能,而是问你怎么达到这个数。”据说后来这个人再也没有在京东的高管会议室里出现过。确实,可不可能和怎样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想要成功,积极主动的心态必不可少,而它非常稀缺。李世民一生都非常积极主动,确立目标,分解动作,勇猛精进。
李世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用自己的魅力和威望去收服各种各样的人才。比如民间传说中的两个门神——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尉迟敬德,就是李世民在打仗的过程中,从敌人队伍里收服来的。李世民跟尉迟恭、秦琼有很多佳话,程咬金也是他收服的,名臣魏徵则是他从太子李建成那儿收服来的,所以他非常有魅力,对下属非常宽厚。
千古第一军事天才李世民李世民在战场上最大的特点是亲自冲锋陷阵,这一点非常难得。为什么李世民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类似于军神的地位?就源于这一点。他经常带着一只很小的突击队直接杀到敌人的大队人马中,亲身犯险。这一点看似鲁莽,一般人不肯做,但是一旦艺高人胆大的人做到了,会产生两个非常奇妙的效果。第一个效果是,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但是在古代,敌我双方的信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非常不透明的。如果主帅能够带一支小突击队直接杀进敌营,虽然只能杀死很少的敌兵,但是通过对战场信息的亲身感受,可以捕捉到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而敌方的主帅则完全无感,这是在古代战争中取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另一个效果是,士兵的士气会不一样。古代有一句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们真以为兵马越多越有力量?不是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真给你几十万人马,你其实是没有手段来进行调度的,反而会变成乌合之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经常会出现以少胜多的战役,跟当时的军事特征是有关的。而李世民经常以身犯险,亲自上阵,他给士兵带来的示范作用、对军心士气的鼓舞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李世民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因为他能做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
一役灭二雄:虎牢关之战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场很著名的战役,就是“虎牢关之战”。我的目的不是介绍这场战争本身,而是让大家感受一下,李世民在战场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先介绍下当时的局势:中国北方主要有三股势力,李唐王朝实力最强;河南一带也崛起了一个帝国,叫郑国,皇帝叫王世充;还有一个帝国在河北,叫夏国,皇帝叫窦建德。
李玄霸言道:“这三个人虽然都称了帝,但本质上都是隋末群雄,就是隋炀帝这个家没当好,隔壁邻居以及他的老管家都跑来抢东西。”
“这个时候群雄都要称帝,因为要让民心归附。可是一旦称帝,就等于向全天下发出了一个信号:我要跟其他群雄死磕到底,因为天无二日,人无二主,皇帝只能有一个。”
“所以,这三股势力之间必有一场决战。对李唐王朝来说,它实力比较强,所以拥有战略上的主动权。”
“谁有能力,谁才能坐拥天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