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我无法发射导弹! (5 / 6)
在徐显飞机的右侧DDI上是可以清晰地看到编队另外两架战机的位置的。他们的预计汇合点是一号点,这是在起飞之前就设定好的。
之前在简报室的时候,根据预定的速度,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徐显绝对会在一号导航点之前跟另外两架战机汇合。
在前机的可以等待之下,徐显在位于一号等待点前大约五海里的地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吕平和秦清的座驾了。
“104,就位!”在加入到长机大约七点钟方向的左后侧方位之后,徐显通过队列频道,通知吕平自己已经就位。
之前徐显在西空那边的呼号是054,不过这都来了海军了,呼号肯定是要变一变的,于是就变成了104,第一中队的吊车尾呼号。
由于视角限制,吕平是看不到后面的徐显的情况的,不过在其五点钟方向的秦清可以清晰地看到位于自己左侧的徐显的座驾。甚至于,两架飞机已经近到让得秦清可以隔着舱盖,看到徐显的脸了。
对于编队飞行的距离把控,徐显早就是烂熟于心,不管长机怎么飞,只要需要,徐显可以在每时每刻保持相同的距离和高度。
“我将雷达数据分享给你们,104进行首攻,103二攻,我最后,明白了?”在徐显就位之后,吕平开始进行进攻任务分配。
对于一艘驱逐舰,大部分时间,除非能直接击中弹药库,否则很难一枚导弹就直接击沉的,所以,之后的攻击就免不了了。
这也是为何对于建筑物或者大型水面舰艇的进攻任务大部分是编队执行的。在以编队形式下进行进攻时,可以最大程度的缩短进攻间隔,同时拉高进攻上限。
一般来说,三枚反舰导弹如果全中的话,是可以完成对一艘驱逐舰的击沉的。毕竟,大部分驱逐舰的吨位并不大,承伤能力还不算很强。如果是对上普遍吨位更大的巡洋舰甚至是航母,那么三枚反舰导弹很可能是不够的。
对于攻击顺序的分配,这在刚才进行飞行前准备的简报室里就已经说过了。毕竟是反舰打靶训练,吕平都是中队长了,主要也不是考验他的,还是应该给年轻人多一些表现的机会。这算是军队里的一些默认的规矩吧。
在此之前,预警机已经将靶舰位置数据传给长机了。在现代战争中,大部分有准备的作战任务都是有预警机配合的。预警机上装载的雷达,那探测能力可是比战斗机上的机载雷达要强上不少了。
所以,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徐显他们本次的任务就是按照预警机的指示,锁定靶舰,然后发射反舰导弹,将其击沉便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