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国子三馆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国子三馆 (2 / 4)
        广文馆招生的时间和人群都有些特殊,大多在国子监解试时才有新生入驻,且必须是京官子弟。

        等前几个入学的士子走了,李贤不慌不忙地把手里的入学证明递给了内里太学馆大门一侧,专门负责登记的直讲手中。

        “李贤,华州人士,父为七品乾佑令,得知京兆府事保举,入太学馆……”

        李贤的入学证明,是父亲李自明在乾祐任上就办好的,当时父亲路过长安,拜访了薛奎,那薛奎当即还写了一份保举书。

        负责审核的秃头直讲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得李贤肯定答复,又看了看他家有华阴县官印的路引证明……所有材料都确认无误后,便将李贤的入学证明收了下来,让李贤写下了自己大名。

        一系列手续结束,另给了一个小腰牌,上面刻着“丙号斋舍,二十六”。

        “此为你斋舍之所,内有两人,所需之物,在斋舍前的负责分发日常之物者,多可以领取!

        斋舍一经安排,不可轻易调换,如想外出,需向上课的师长请假。

        每人一月有四日假期。

        日常习作,亦以击鼓为号。

        正式入学后,吃住皆免费,每月会有五百文的补助。”秃头的直讲见李贤待人客气,语气放缓道。

        但这些规章制度停下来,弄得李贤头都有些大了。

        条条框框这么多,他本打算做个“走读生”的打算只能作罢,要是国子监的饭不好吃,只能让腊月他们天天送饭。

        好消息是,在国子监上学,住的是两人间,每月还有工资领。即便只有五百文,对于李贤而言,已是能安慰他那受伤的心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