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七)
夜色阑珊。暮秋的风打在脸上,酒意荡然无存。
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我越来越确认了我的一个判断,那就是这位局长大人同素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我上车之前仔细观察了这座楼的位置和特点,发现它处于这一片居民区的制高点,再往上走就是郁郁葱葱的杂木林,但是这条上山的路至此并没有完结,而是顺着山势攀缘而上。楼上灯光稀少,并没有几户人家。突出的露台承现出柔和的弧线,那里可以闲适地观赏这无边的山色,在躺椅上,或者在某个人的怀里。
外环路工程进展的速度很快,工程发包方对我们的运输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司机数量由于连轴转的进展显然已经不敷使用,为此我跟丛欢商量之后,又招聘了十几个技术过硬的老司机。
每天早晨五点钟,我准时来到物流部,给早班司机开安全例会。为了不断给这种千篇一律的会增加新意,我购买了此类货运车辆的技术图册以及关于交通安全的一系列书籍,利用晚上时间加班研究,才发现货运物流永远是方兴未艾的行业,因为建设就要提供物料,而物料车辆的运输是支撑这个行业发展的大动脉。所以,在一次中层职员会议上,丛欢提交了关于成立嘉德货运分公司的申请报告,将货运服务作为一个独立门类进行单设,地点不变,但是运输费用核算和人员工资管理需要独立组成会计部门集中管理,叶董当场拍板,从财务科抽调两个出纳作为分公司专职财会人员,并且在工商局进行了注册,又找人做了一块铭牌并列放置在物流公司的牌子旁边,以示区别。
半月之后,我们订购的另外十台货运车也已经到位。司机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我给他们分了组,五台车选一个组长,由他们统一调配油料,安排人员轮换。并且在他们之间开展了工作竞赛,到月底成绩最好的组长奖励一千元。丛欢看到我渐渐进入了角色,便很少再过问工程运输的进度问题,她要集中精力对付日渐繁重的总公司物流配送,那些整日堆积如山的大大小小的包装箱下班前必须派发完毕,否则就是一场事故,因为那些娇贵的电器产品来不得半点含糊,一旦损坏就可能影响我们几天的运营盈余。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们的账面盈余已经非常可观。为此,阎诗专门带了几个人对我们的货运业务进行了财务汇总和审核,发现扣除人员工资费用和车辆损耗以及其他费用,剩余资金已经基本可以冲抵当年的贷款余额。为此,阎诗那张总是云雨密布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欣慰的神色,我跟丛欢也着实地松了口气。
叶董在第二天举行的例会上重点表扬了我们物流公司,对于我们勇于开拓市场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攻坚精神给与了充分肯定。阎诗也在会上详细地公布了货运分部这段时间的骄人战绩,并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预判,那就是从盈利数额和增长速度两方面来讲,我们的货运分部将在总公司独占鳌头,成为全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又过了一个星期,总公司正式决定,将货运物流分公司提升为公司的中层部门,我被认命为货运公司部门经理,并且直接受董事长领导,其他部门及分管副总不得插手具体业务,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每周一早上的中层人员例会。
为此,总公司为我单独调拨了一台轿车,并且从小车班抽调了一名司机任我的专职司机。我婉言谢绝了叶董的安排,但是叶董的态度非常坚决。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小戴啊,你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但是以你名牌大学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已经取得了他们都望尘莫及的业绩,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而是我同几位副总共同商量的结果,有了这台车,你可以更方便的管理,还可以每天去工地上跑一跑,在工作现场监督他们的操作规程,及时化解隐患,这样我也好放心。”
但是丛欢还是建议我退掉这台车,她的意思我明白。几位副总都不能保证一人一台专车,出车还要看司机的脸色,我这样初出茅庐就有了专车,会召来嫉恨。所以我坚决辞掉了这种安排,叶董看我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勉强,但是这件事一经传开,还是在公司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那几天,公司的人见了我就打趣,问我专车是不是不如骑自行车舒服,我淡淡一笑,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