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陆战之王 (3 / 9)
结果就是,从“ZT-55”到“ZT-80”,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力求简单。
当然,也不能说这样的思路有错。
在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在前三年,坦克的平均服役寿命不到半年,巨大的战争损耗让任何先进技术都变得十分苍白。
到了战争后期,就连一向注重技术的迢曼帝国,都放下工匠精神,开始抓产量。
此外,技术带来的变化,没有大到足够改变战场平衡的程度。
波伊战争结束,也就是战后的第二次军事革命开始之后,这种靠数量取胜的发展思路受到了挑战。
要说的话,关键还是在技术上面。
说得简单一点,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坦克,拥有更强的机动性能,更坚固的装甲防护与更凶猛的火力。
此外,火力准确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依靠双向稳定系统,主战坦克首次拥有对2000米外目标进行准确开火的能力。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ZT-99A”对2000米外以每小时35千米速度行驶的目标,首发命中率不低于80%。即便自身也以同样的速度运动,“ZT-99A”的首发命中率都能达到惊人的60%。
要在以往,这绝对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整个大战期间,坦克炮对1000米外目标的命中率不到20%,在动对动的情况下连一成都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