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域的葡萄夜光杯 (2 / 4)
注意这是唐庭唯一派向河西的驻军。
在敦煌文献中,有抄本《观世音经》提到:“平军凉州第五般防戍右厢厢兵马使梁矩,缘身戍深蕃,发愿写此经。”
这部《观世音经》为平军士卒手写经文,故可认为“郓州平军调迁卫戍凉州”此事属实。
再有一点,如果张议潮真的兼领凉州节度,那么在其原有的节制十一州政事的基础上,再加上凉州及下辖的州郡,应为辖十四州事。
这与《李氏再修功德记》及其他文件中称其“十一州节度使”的法不符。
而且也与张议潮死后,曹义金续领归义军的“十一州节度曹大王”之类的称呼向左。
可见凉州光复后,唐庭并没有将凉州划入归义军的辖区范围。
按像是《李氏再修功德记》这种后人歌功颂德的碑铭,几乎都是褒奖有加的语言,恨不得功绩越高越好,官职越大越好,从来没见过哪个往谦虚里写的。
另外,《李氏再修功德记》立于894年(唐乾宁一年),距张议潮去世的时间(公元872年8月)并不长,不应发生如此严重的错漏。
壁画中的张议潮
敦煌文书中,还有一篇张议潮给唐庭的上奏,也能佐证这一观点。
“张议潮奏:咸通二年收凉州,今不知却废,又杂蕃浑。近传温末隔勒往来,累询北人,皆云不谬。”
这篇进表上:“咸通二年收复凉州,现在不知道凉州的情况了。近来传言,温末部落隔断了河西走廊的来往,我几次找人询问,都传言是真的。”
我们不知道这篇进表书写的年代,但确定在咸通二年之后无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