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争军功谁不会?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争军功谁不会? (1 / 3)
        结果,这贾县令也挺逗,他让城上的士兵脱下甲胄,光着身子给蕃军看,表示“爷就光棍一条,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讨了个没趣儿的悉诺逻恭禄只能假装撤军,没想到贾县令真不愧是老炮,脑子转得贼快。

        吐蕃军队前脚刚走,常乐县的唐军就出城打扫战场,能用的军械全都划拉到城里,还把受损的城墙也修了。

        杀了个回马枪的悉诺逻恭禄,见贾县令在城墙上乐,只能无可奈何的摊手而去。(“还视城中,知有备,乃去”)

        不过,常乐县的攻防战只是河西之役的插曲,并不影响吐蕃此战大胜的战果。

        河西重镇瓜州,可不止是王君?老家这么简单。悉诺逻恭禄的战役目的,也不是来报大非川之仇的。

        瓜州城作为河西唐军的军资储备库,存储了大量经营河西的军备物资。

        此役过后,蕃军完美的实现了战役目标,获利之丰让吐蕃各个阶层都受益匪浅。

        敦煌吐蕃文书记载道:“那时唐廷疆域十分辽阔,北方的突厥诸部也归属唐朝,大食以下均属唐之疆土。唐廷从上方取来的众多宝物,原先储存在瓜州城,吐蕃攻占后将其全部接收,上层仕人因之得到许多财宝,属民黔首也普遍获得上好唐绢。”

        一战成名的悉诺逻恭禄声威大震,在此年冬受封为大论,一时风光无两。

        而他的老仇人王君?,却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他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在河西的风郑

        五、结怨回纥力战而死

        玄宗时期,初唐建立的府兵制早已崩坏殆尽,为保证边军的战斗力,唐朝一方面开始推行募兵制,另一方面也开始用城傍制的方式补充兵员。

        所谓城傍制,就是将边境的少数民族(“内徙蕃族”)迁至军镇城旁,保持其部落组织,“轻税之,战时发其自备鞍马从校”

        这些迁至城旁的部落民,平时自由放牧,部分从事农耕,朝廷只征收极少的税赋。

        但相应的,他们必须每年接受唐朝军官的训练,而且一旦战事爆发,城傍部落必须自备战马、甲胄跟随唐军出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