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十章 论莽热再次来犯 (3 / 6)
都将高倜、王英俊率四千人自峨和、清溪道进军故松州;
陇东兵马使元膺及将军臧守部下士卒八千人由南道的雅州、邛州、黎州、巂州一齐出兵;
镇南军使韦良金率领一千三百人后续跟进,攻平夷;
雅州经略使路惟明等率兵三千人自灵壁、夏阳直趋逋租、偏松城;
黎州经略使王有道率军二千人渡过大渡河,深入吐蕃境内;
巂州经略使陈孝阳、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以及磨些蛮、东蛮二部落的酋长苴那时等兵卒共四千人,进攻昆明城、诺济城。[53-54]
剑南军从八月出兵入吐蕃,九月奏称击破吐蕃于雅州[55]。至十月,共大败吐蕃军十六万,攻下城邑七座、军镇五处,俘获民户三千,生擒敌兵六千人,斩首万余,于是进攻维州。援军两度来到,转战千里,吐蕃军连连战败。这时吐蕃进犯灵州、朔州的部众被调南下,赞普派论莽热以内大相之职兼任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率领各部族混编的队伍十万人来解救维州之围。剑南军一万人占据险要、设置伏兵,先派一千人前去挑战,论莽热见其人少,便率领全军追击。剑南伏兵齐出,攻其不备,呐喊声犹如惊雷,吐蕃军不战自溃,论莽热被生擒(旋即献交朝廷),十万吐蕃军损伤过半[56]。德宗听闻捷报大喜,进拜韦皋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进封爵位南康郡王,并亲自撰写《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57],以褒奖其战功。[58][52]
淮西之议
贞元十九年(799年),德宗命诸镇进讨不听朝命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但因朝廷不设统帅,各镇军队每次出兵,都各自作战,务求自保,故而久战无功。鉴于这种情况,德宗命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出任蔡州四面行营招讨使,统率诸镇。韩全义懦弱无能,使官军两次大败。[59]
韦皋听闻诸镇无功,向德宗上疏:“请任命浑瑊、贾耽为元帅,统领各军。如果陛下不愿意烦劳元老重臣,那么,臣请求带领精兵万人直下巴峡,东出荆楚,前去剿灭凶逆(指吴少诚)。如若不然,则应趁着吴少诚请罪时赦免他,停罢两河各军,以使公私方面都得以休养生息,这也算是次一等的策略了。倘若吴少诚他日罪恶满盈,被部下杀掉,便又要将吴少诚的官爵授给谋杀者。这是除去一个吴少诚,又生出一个吴少诚,就会祸患无穷尽了。”德宗同意,最终赦免吴少诚。[60]
暴病而卒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顺宗即位。三月,韦皋被加拜为检校太尉。[61-62]
顺宗长期患病,不能临朝听政,宦官李忠言、侍棋待诏王叔文、侍书待诏王伾等三人预干国家大政,大事务均由他们随心所欲地处理。韦皋便派度支副使刘辟私下拜谒王叔文:“太尉派我向足下表示诚意,如果能够使太尉总管剑南三川,必有重谢;如果不留意此事,也会有回报的。”王叔文大怒,打算杀了刘辟以警告效法者,韦执谊坚决劝止了他,刘辟便偷偷离去。韦皋知道王叔文不随和人情,又知道他与韦执谊有嫌隙,自认为大臣可以议论国家大政方针,便上表请求皇太子监国。又上书于皇太子。太子以优宠的敕令答谢了韦皋。而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的笺表也接着送达,从此政柄归于太子,王伾、王叔文一党全被驱逐。[63]
同年八月十七日(805年9月13日[1][64]),韦皋因急病而薨逝,享年六十一岁。新即位的唐宪宗李纯为之辍朝五日,追赠他为太师,谥号“忠武”。[6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