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大乱损太平【17】 (1 / 5)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初秋,太祖在皇宫东角门大殿内召集群臣会议,文武百官山呼万岁朝贺之后,分左右两边站立。
太祖在御座上沉思片刻后,徐徐说道:“国家不幸,太子已于今夏瞑目归天。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如今奈何?”
“懿文太子,仁义君子,是我大明贤能储君,而今太子既薨,国家当立贤明仁厚者为储君。”兵部侍郎齐泰出班奏道。
“朕已立二十四子为王,其中可作储者是谁?众爱卿看何人堪称是‘仁义储君’?”太祖问道。
过了一会,阶下仍未有人能奏答。
“朕以为,为君者当有仁义之心感天下,然而,仅有仁义之心还不足,非沉鸷能力者也难以服众人。朕二十四子中,唯有燕王棣儿最为沉鸷,且已历经沙场百战。朕意欲立燕王,众爱卿以为如何?”太祖接下来说道。
“父皇英明!燕王有勇有谋,酷似父皇,有君主胸怀,父皇当立棣兄为储――”谷王朱惠立即上前奏道。
“不可!”大学士刘三吾一听急切出班奏道,“仁义懿文太子虽薨,然而其子皇孙已年富力强,且系嫡出,孙承嫡统,乃是古今通礼。若立燕王,那么又将秦王、晋王置于何地呢?弟不可先于兄长。臣以为陛下不如立皇孙为好!”
“大学士言之有理――”各位大臣纷纷附和。
“刘爱卿所言极是。朕决意立即颁诏以示天下!”太祖准奏。
次日,南京三山门外,市井繁华,车水马龙,人声嘈杂。
孙楚楼边,一位青衣少年偕书童匆匆而过,转眼上了一家书楼,进了一间书斋。这就是当今皇孙朱允文。他是身着便装,微服出宫求学来了。
在书楼上,一老翁笑容可掬:“王公子来了!请上坐!”
“陈老先生,前次《论语》篇章可有新解?”皇孙笑问老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