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赵英掌家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赵英掌家 (2 / 6)
        赵英本是爽朗女子,此时在丈夫面前羞得不敢抬头,偶尔抬头看一眼,眼中全是柔情。烛光突然爆了一下,侯云策松开手,将妻子抱在怀里。过了良久,赵英开始喘息起来,轻声道:“郎君,还得回府再行周公之礼。”

        两使女在帐外,等到侯云策离开,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离开澶州颇远,沿途难民仍然不断。过了开封,难民还在前行。开封是一国之都,实力最强,侯云策见难民在离开开封,有些奇怪,叫来几个难民,问:“你们为何还要往西走,要到什么地方。”

        “我们要到郑州。上次兵灾后,郑州开了粥场,救活不少人。这次水灾,料郑州官衙还是要设粥场。”问了三个难民,终于有难民说了实话。

        探明难民真实想法,侯云策左右为难。上次赈灾,郑州粮库存粮已不多,寺庙、乡绅都捐了不少粮食。若再次涌入难民,筹粮难度很大。若放任不管,饿死人也是罪过。

        下午时分,迎亲队伍进了郑州城。侯云策担心难民涌入之事,让赵英暂回家,自已先到衙门,看衙门是如何安置难民。

        赵英见丈夫回城首先到衙门,没有觉得受到冷落,反而觉得丈夫有担当,是大丈夫。

        衙门里,梁守恒愁眉不展,坐卧不宁。他见到侯云策回来,大喜过望,道:“防御使终于回来了,难民之事,我焦头难额。这次难民数量没有上一次多,也有三百多人,还有人陆续到达。现在郑州开了两个粥场,库存粮食真不多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以后各地每有灾情,难民总朝郑州跑,不是个事啊。”

        “难民来了,我们还是要管的。若不是没有办法,这些人也不会离乡背景。”侯云策一路上都在想解决难民之法,深知要以一州之力解决难民,难度实在太高,可是刚开了头,断然拒绝难民入境,也很麻烦。

        侯云策随后又讲了澶州城外之事。

        难民闹事后,被侍卫司攻伐,死人无数,梁守恒脸色数变,长叹一声,道:“当年大侯朝武功强盛,对外战无不胜,为什么会众叛亲离,就是用兵过度,民不聊生。”

        来到中原王朝以后,侯云策很难听到官员对大侯朝的正式评价,偶尔听到几句,多半是说用兵过度。他暗想:“若杨光义遇到此事,会怎么做?他多半会放粮。”

        想到杨光义,又想起父皇,侯云策下定决心,道:“我们总不能眼看着他们饿死吧,这次黄河决堤,损失太大,难民中有劳力可修河堤,然后以修堤的名义,我给比部郎中去信,请他帮忙从其他地方调些粮食。他刚刚救了灾,应对灾民的情况比较了解。”

        “这是办法,平日里没有名目去要粮食,现在几个州都受了水灾,修河堤倒是个好主意。”梁守恒知道这个法子也难,但是除了此法,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