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干涉战争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8章 干涉战争 (1 / 3)
        大凌河畔,三万吴越军驻扎于西岸,大凌河城内。

        这座城池,是一年前,吴越军在远来大凌河城的废墟上建造,并为战死于茨英烈立碑,篆刻了他们的事迹。

        吴越军在关外,共计只有不到六万大军,如今又收复了辽河平原,为防止蒙古人和北面的野人,趁机占据辽河平原,吴越军需要在辽中一线,布置大量兵力。

        这便使得,赵铭只能集结三万人于大凌河一线,窥视锦州。

        不过,就这三万人,其实已经到流动兵马的极限。

        这到不是因为实在抽不出来兵力,而是因为气太冷,物资只能勉强维持这么多军队。

        现在,大凌河城内,挤满了吴越军的士卒,每条炕上,都是人挤着人,城中人头攒动,战马嘶鸣,城外一座座军帐内,士卒们则只能围着火盆,瑟瑟发抖的取暖。

        此时,已是隆武十二年正月,也就是1656年。

        这时关外大地,依旧银装素裹,堡垒和营寨被薄雪覆盖,融入大地,放眼望去,俱是一片雪白。

        在得知关内的清军内讧之后,赵铭便调集了三万精兵,屯住于大凌河堡,准备干涉满清内部的纷争。

        这时,三万吴越军已经准备就绪,不过赵铭还在耐心的等待,关内送来的消息。

        毕竟,赵铭的意图是,谁占上风,他就打谁,他必须弄清关内的战局。

        清晨,堡垒内活动的士卒,哈着白气,吃着大饼,喝着肉汤。

        赵铭一手拿着饼子,一手端着肉汤,边吃边与手下商议统治关外事宜。

        “殿下,议政府在关外,前前后后,花费银钱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余万两。如今虽收复辽中,但簇气候严寒,人口凋敝,不仅不能为议政府提供钱粮,往后在此驻军,还需送来补给,每年怕还要花上两百万!若光算钱粮,议政府无疑做了个赔本买卖!”参军虞胤随口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