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夏完淳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夏完淳 (1 / 4)
        金塘岛距离宁波府不远,船只一天就能从镇海到达烈港。

        这时一艘小船停靠在码头边,一名年轻官员,从船上下来,神情忧郁的注视着港湾内停泊的海船。

        这名官员身穿从六品官袍,头上戴着乌沙,脚踩着皂靴,腰间一条革带,说不出的年轻,脱了官服必是个风度翩翩的俊朗少年。

        年轻官员走进寨子,看他年龄不到十五六七岁,却已经是从六品的大官,引得岛上众人,纷纷驻足观看。

        金塘岛上的众人大多是江南逃来的人士,其中还有不少读书人,人群中忽有人惊呼一声,“此江左少年,华亭夏公子!”

        夏公子正是“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师从陈子龙,十四岁从军抗清的夏完淳。

        寨子里的百姓听说是夏公子,原本忙着手中活计的妇人们,也都围了过来。

        明朝末年,天下虽乱,但江南却很太平。

        在甲申年之前,国破家亡,离江南似乎很远。

        那时江南百姓讨论最多,并非是国家大事,而是情情爱爱,才子佳人才是江南百姓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对江南的男人而言,他们喜欢谈论秦淮八艳,官家小姐们则关注江南的才俊。

        华亭夏公子,并不如当时的四公子有名,不过之所以名头不响,并非是比不上四公子,而是年龄太小,并非小姐们憧憬的对象。

        虽说夏完淳风头不及侯方域等人,但也是江南地区,尽人皆知的少年,别人家的孩子,比赵铭要有名多了。

        李枝枝也跟随着妇人们,挤在道路旁,妇人看着夏完淳,原来觉得的还小的江左少年,如今居然已经成了俊朗的夏公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