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江淮绵业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5章 江淮绵业 (1 / 4)
        听陈明遇之言,南京朝廷现在一年的开销,就要两千万两以上。

        这与崇祯朝时相比,几乎是翻了两三倍。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赵铭维持了一支五十万人,中央禁军,加上远好于崇祯朝的待遇。

        现在,南京朝廷的赋税,一年下来,也就是两千万左右。

        海上贸易发展到现在,已经达到一个瓶颈,市舶司的赋税,近两年已经没有显着的增长。

        这也就是,南京朝廷收支刚好平衡,甚至每年还会因为突发事件,造成财政赤字。

        若是如茨话,赵铭想要打仗,想要开矿修路,开办免费的学堂,都将因为户部没有预算,而难以实现。

        这点,是想要干大事的赵铭,不能接受的。

        因此,必须要搞钱,搞很多很多钱。

        而此前明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只有三个方面,一是田赋,二是盐税、三是商税。

        明朝的田地,像历代王朝一样,从早期的分散,逐渐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郑

        二百八十余年的王朝,土地兼并的情况,可想而知,整个明朝的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到了,大士绅和藩王手中,而大士绅地主与官府勾结逃避赋税,王府的藩田更是根本不用缴纳赋税的。

        明朝全国土地,大概共计七十亿亩,理论上朝廷光是田赋一项,大概就有两千万两白银,不过到崇祯初年,田赋收入已经不足三百万两。

        如今明朝丢掉一半土地,南京朝廷的田赋收入,只有四百多万两,还是汉国清查了浙江和苏松常田亩的结果。

        另一项收入是盐税,是此前仅次于田税的收入,有个几十万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