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军工体系 (2 / 4)
崇祯七年给朱舜带来的惊喜,还有更多。
蒸汽厂房搭建成功了,赵斗米找上了朱舜,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恩师,军火公司的枪厂和炮厂已经彻底修筑完成了。”
朱舜一直在等军火公司的枪厂和炮厂修筑完成,满桂和黄得功采买燧发滑膛枪的订银,收了快三四个月了,还没有生产一支。
大舅哥曹文诏手里的燧发滑膛枪,基本上已经到了使用寿命,需要替换新的燧发滑膛枪,不然容易炸膛。
曹文诏黄得功这些一心报国拼命抗击建奴的将领们,都在等着军火公司的枪厂炮厂成立,凭借先进的火器,在辽东好好的杀杀建奴的威风。
朱舜和弟子赵斗米走出白府,通过京师大学堂不远处的小马头,乘坐一艘乌篷船,来到了工业园区的东南区马头。
走出乌篷船,步行来到了军火公司。
军火公司的外观很简单,高大的水泥围墙,拉了一圈铁丝网,一扇铁质大门,就没了其他任何装饰了,就连石狮子也没摆放。
军火公司里面,一条宽约二十米的主干道,把军火公司分为南北两侧,一侧为枪厂,一侧为炮厂。
军火公司的占地很大,枪厂里修筑了十余座蒸汽车间,还剩下大片的空地。
朱舜跟着赵斗米来到第一个蒸汽车间,在里面看到了一样很熟悉的东西:“轧机?”
赵斗米走过去轻轻抚摸这种新式蒸汽机械,脸上带着一丝迷醉:“恩师猜的不错,正是轧机。”
“只不过不是咱们发明的,是北洋水师学堂的西洋人卡斯德利发明的新式轧机。”
这种新式轧机的出现,远远超出了朱舜的预料,在他规划里最少要到崇祯十年以后,才有可能出现轧机。
虽然达·芬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设计出了轧机,但那是比较原始的轧机,最多用来轧制金币银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