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课税局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五章 课税局 (2 / 3)
        天健之才。

        浩荡青史上不知出现了多少人杰。。汉初三杰,大唐的房玄龄杜如晦,辅佐明太祖开国的刘伯温李善长等等无双国士。

        能够配上一句天健之才的,只有子贡一人,还是圣人孔子亲口说出的。

        顾炎武显然已经把写出毛概思想的朱舜,当成了毛概思想圣人身边的子贡。

        朱舜想到顾炎武对于毛概思想的迫切,大致明白了他为什么这么敬重自己,平淡笑道:“现在可是一个好机会,顾先生可要好好把握住。”

        顾炎武郑重拱手,转过身子,走出了凉亭:“官僚乡绅对于压榨老百姓,一共大致有两种手段。”

        “一种是小出大收,另一种叫耗粮堆尖。”

        太子朱慈烺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官僚乡绅们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这也关系到他即将要设立的收缴课税官署,坐在了凉亭内的石墩上,倒了一杯茶开始听顾炎武的叙述。顾炎武等到太子朱慈烺倒了杯茶坐下来,继续说道:“自从秦始皇统统一天下以后,首先做的就是统一度量衡。”

        “这其中的意义不用多说,想必太子殿下和侯爷应该也是知道的,那就不老生常谈的说些废话了,就直接说这个小出大收的问题。”

        “虽然秦始皇统统一了度量衡,但是在五行八作合,还有各个州府的县内,使用的度量衡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差异。”

        “官僚乡绅们也很清楚如果使用统一的度量衡有多少好处,但他们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需要借助有误差的度量衡进行牟利。”

        “就拿斗来说,都分为官斗和私斗,收粮的时候用官斗,也就是大斗。”

        “等到荒年卖粮的时候,就改成私斗也就是小斗。”

        “老百姓上缴课税的时候。是实实在在的一斗粮食,等到他们买粮食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八升,甚至是七升。”

        太子朱慈烺停下了喝水的动作,心里不是滋味,这一来一回就是四升左右的差别,吃相未免太难看了些。

        顾炎武似乎没有看到太子朱慈烺放下茶杯的动作,知道接下来的话会更加激怒太子心里的火气,还是接着说道:“这个耗粮堆尖就更有学问了。”

        “所谓的耗粮堆尖,就是每石粮食漕运到各地粮仓的损耗,以及官吏们的好处,还有各种剥削加派全部算在老百姓的头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