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皇甫迎军报贼情(一) (4 / 5) 
        荀贞对他们甚是敬重,这些弘农的士人、三老对荀贞亦是极为赞颂。
        却是说了,这是荀贞初次来到弘农县,弘农士民为何对他如此热情?不仅几乎“倾巢”相迎,而且赞语不绝?
        原因有四:一者荀贞出自颖阴荀氏,其族虽不及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这样的海内冠族,然亦是名族,对其族之清名,弘农县的士民是有所听闻的;并且荀贞的族父荀爽数十日中,屡次得迁,被董卓恭恭敬敬地拜为司空,弘农县的士民亦知。
        其次,荀贞在徐州等地爱民敬士的种种政措,弘农县的士民虽然离徐州很远,但荀贞前往朝中上计、进贡的吏员,去长安必经弘农县,故而弘农县的士民也略有听闻,间接来说,弘农县的士民对荀贞不算是特别陌生。
        再其次,张济等凉州将校在弘农干得着实太坏。张济、段煨、杨定三人,除了段煨在华阴县颇是劝农耕桑以外,张济、杨定都是唯掳掠而已,当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其四便正是因为荀贞手里有刘协的密旨,亦即,他这次兵到弘农,不是割据势力之间互相争夺地盘的不义之战,他是奉了王命,往长安勤王救驾的。
        就是以上两点不说,只这第四点,弘农的士民对荀贞就不会有什么排斥之意。
        席间有弘农士人向荀贞进言,说道:“张济今虽为将军所败,窜逃华阴,然其遁走之时,所带部曲犹数千众,若被他逃入华阴,或不利於将军勤王救驾,将军何不立遣精锐,追而歼之?”
        荀贞回答说道:“张济遁逃已久,今纵追之,不及也。他遁逃时,虽带了数千部曲,然李傕、郭汜数万之众,於我眼中犹板上之肉,况乎其区区数千之众?不足为虑也。”
        又有人问荀贞打算何时杀往长安,说道:“将军既已光复弘农,未知打算何时入长安勤王?”
        荀贞回答说道:“我今所率来入贵县的兵马只有五千,需等尚在新安、宜阳以东的主力与我会师於贵县以后,才能再做进关中勤王之议。”
        便有士人急切地问道:“如此,则敢问将军,不知将军主力何时能到鄙县?”
        荀贞晏然笑道:“张济西窜,消息传到新安、宜阳,段煨、杨定军心必乱,士气定丧。我料新安、宜阳两城,三日内必克,至迟五日后我部主力就可到至贵县,与我会师。”
        荀贞不追张济,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这次奇袭弘农县,所率之部先是翻越了熊耳山,继而又不停歇地攻下了卢氏县、击败了胡车儿和张绣两支张济的精兵,现下虽士气仍然高涨,可将士的体力不免透支,已经是不宜於再做进战,急需休整。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