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 凡事总有第一次,不怕 (2 / 5)
这东西现在可贵了。
在很多内地人眼里,一讲到海鲜补品,就是什么海参、鲍鱼、扇贝、鱼翅,青蟹之类的。
可实际上,对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这些都不怎么补,就跟内地的鸡鸭鱼一样,都是相对常见的食物。
陆海眼前这盘子玩意,估摸着有“男人加油站”之称的生蚝,也得退避三分。
好在这玩意已经处理完了,不然看起来就跟男人那东西一样,用力挤一下,还会射出黏黏的液体。
不仅外形长得像,连带着功能都一样,很容易就被当做以形补形的佳品,老妈给自己熬这道汤,看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玩意,在本地的叫法也很多,有叫海肠子的,有叫海卵的,也有叫沙蒜的。
陆海一直都对沿海地区,对于海洋生物的叫法感到头疼,由于他们这边方言多,同一个生物,跨越一两个岛,可能叫法也就不同了。
陆海记得很清楚,大学时,有个来自鹭岛的同学,特别爱较真,曾因“沙虫”是哪种虫,而跟他争了半天。
后来才发现,荔城这边的沙虫指的是光裸星虫,外形长长的,酷似海蚯蚓。
而那个同学嘴里的沙虫,则是他们当地一种名为土笋的玩意,熬汤以后,还可以做成土笋冻。
那玩意,陆海也吃过,鹭岛的小巷子里有卖,装在小塑料碗里,一碗就两三只土笋这样,很鲜很甜很有嚼劲。
要不是看到这个沙蒜,陆海都差点忘记这个同学,不知道他进入社会以后,会不会也跟领导那么较真。
陆海舀了一碗奶白色的沙蒜汤,还是温的,尝了一口后,味道的非常的鲜美,这货还上过纪录片《风味人间》。
如果不懂海鲜的“鲜”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的话,完全可以来一碗沙蒜汤,它独有的浓郁的、具有有穿透力的“鲜”,能让你明白什么是海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