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食周粟 (2 / 3)
“大唐的军队要回来了?”
面对老汉一声紧似一声,充满了期待的询问,方唐只能摇一摇头。
“晚辈真不是大唐的密探,只不过与老丈同病相怜,都是背井离乡之人,刚才老丈提到武泰节度使,又让晚辈觉得机缘巧合,这才想要尽一份心。”方唐诚恳地说道,然后,便将自己的经历简单地说了说。
强化谢进的英勇属性,将其塑造成面对权势毫不畏惧,最终以身卫道的义士,再着重描述自己在山林中的艰辛,借以谋取同情。
这个套路被方唐用得炉火纯青,屡试不爽,把老汉听得是热泪盈眶,当他听说作恶者竟是现在的武泰节度使王宗训,更加怒不可遏。
“当年若不是这狗贼临阵倒戈,那姓王的逆贼岂能轻易攻占涪州?想不到时至今日,他又搞出御使恶狼的把戏!”老汉越说越气,花眉倒竖,浑身都颤抖起来。
方唐见老汉说得有鼻子有眼,心中便相信了他的身份,态度越发恭谨,讲述了蒙氏村寨如今的困境,希望老汉给出出主意。
毕竟这老汉看起来已经在集市混了许多年,对很多内幕应该相当了解,总比他这个两眼一抹黑的要强上许多。
“难!”听了方唐的讲述,老汉重重叹了口气,“就算是当年太平的时候,牂牁地区也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物资运输极其困难,素有‘斗米换斤盐,斤盐吃一年’的说法,外面运进来的盐巴经过层层苛捐杂税,价钱就是这个价钱。”
“那就真没别的办法?”方唐追问道,他注意到老汉说的是难,而不是没有办法。
“实在不行,可以让山民们组织起来,翻过大娄山,去涪州买盐。”果然,老汉是有办法的。
蜀地盛产井盐,自古以来便有大规模开采的记录,时至今日,早已成为内陆地区最重要的食盐产地之一,源源不断地向周边地区输送食盐,涪州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处盐港,每年都有大量商队聚集在那里,用江船运输了食盐顺流而下,去往其他地区。
只不过大娄山山道崎岖,多有豺狼猛兽,小股队伍难以通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