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2 / 5)
七王爷是难得糊涂,崔珩难道比七王爷还糊涂?有多少时候是知道了底细,看人憨厚不编话骗他,于是他也就故意不问,好全了场子上的体面?
周兰芝现在还能安稳呆在七王爷内府里,崔珩也没有问,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抬抬手过去了?
甚至――这高抬贵手,动机真是为了弟弟好吗?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其实任七王爷被克死了,崔珩也无所谓。但如果问破了,兄弟情深这场戏过不了关,所以索性不问?
周兰芝想得越深,越替七王爷冷。似一场突不破的深雪。
她握紧七王爷的手。
虽然没能力给他满园春色,但至少在雪里,他的手不是孤单的了。
七王爷安慰她:“没事。”
他这一生,长袖善舞,险中求生,倒也求出一些真正的亲情来。只要不突破那道底线――这有条件的亲情,到底也是亲情。他想,没事的。
而唐家一党,全都被处斩了。锦城唐门一支,名义上,也统统抄斩。这还要跪谢皇上仁慈,不连瓜蔓――实在为着唐家这些年联姻甚广,真要连蔓儿追究起来,京中豪门大户怕都要受伤,连皇姓子嗣怕都得受连累了,所以不如高姿态,杀的只是:与谋者、与谋者三代内直系血亲、与谋者仆役、同与谋者共炊之人……呃,好吧,这杀得其实已经不少了。但还不够,另有与谋者五服之内亲未在诛杀之列者、与谋者之师、与谋者之门生、与谋者换契谊友,皆流放。
这个株连范围也不小了。锦城福家与唐家一表三千里,严格数来恰出了五服,故未入监,但只怕上头手一松,毕竟能把他们划进去,故惶惶不可终日,想着认了个大皇妃当女儿,还安心些,由此更感激谢小横――至于其他被划进去的人家,岂非更哀声连连?其中自有地位比福家高多了、其实也是忠于皇上的人家,更悲鸣冤泣,皇恩体恤及此,故又特别降仁旨:准听赎而特赦。
具体操作方式,首先,针对的是被株连者,只是被株连的那些人。倘若与谋者,不管直接还是间接与谋,都不在仁旨赎赦之列。
其次,赎银价码是死罪万金、流罪千金,不能由罪人直接上交,须有官职在身者、抑或获颁孝廉等官方正式旌表者,且定居京都的,为罪人上交,并详述罪人实在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的种种情状,经有司核案无误,名字报经御前,御笔亲批,这才准了,罪人便交由代交赎金者为奴,由其主人负责监管,若胆敢离开京都、或再有作奸犯科,与前罪并发,不得再赎再赦。像福三娘,就靠这一项而逃出生天。
有皇家血统的而不幸受株连的,譬如先帝的先帝的先帝的第某皇子生的第某女生的第某子,不幸娶了某唐家谋士的某叔叔的某儿子的某姨妈的某女儿,那谋士算与谋者,那第某子一般在五服之内要流放,皇家看着不雅,都由御用的寺、庙统一出面,向皇帝讨赦笔,赎了下来,出家人无有奴婢之论,男归寺、女归庙,总之剃度了修行,着其感恩向善,也不失体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