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红叶传书 (2 / 3)
雪宜公主也客气起来:“王妃对本宫是谬赞了。宫中香好,全是三帝姬得天独厚,本宫也不过是觉着好玩,跟着凑趣罢了。”
云舟点头道:“原是三帝姬钟灵毓秀,又得太后亲自教导,自然潇洒出尘。如长公主如此尊贵、又如此谦逊,更是妾身该学的了。”
宫人已将蒸瓯、竹管全都摆放停当。
所谓蒸花露,便是把花朵都放进瓯中,密封稳蒸,蒸出花汗。花汗通过管子排出来,遇冷,凝成露滴,正是花之精华。一大瓯子,蒸出一小杯来,花魂全凝在里头,瓯里头的花已经不能用了,又要打开全换过,费料既多、耗时且巨,故称难得。
这不过是花露而已,若要再精取,制成雪宜公主说的花精,那就更烦难了。
又有宫人端过满盘的冰雪来,敷在管子上,也是帮助冷凝的。竹管盘恒了三匝,瓯中已有花气出来,受了冷,须臾凝成露滴。涓涓流淌,点点滴滴落进陶瓮中。
雪宜公主道:“可惜这些竹管是密封的,如果上头能打开,我等借它曲水流觞,便有趣得多。”
云舟应声道:“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古难全。”
七王爷想说:不是这样的。
在梦里,那个叫云华的女孩子,另有主张。
那时大家热闹得多,连唐静轩都在――崔珩有了云华软语衬慰,心情好得多,并未赐死唐静轩――因是人多了,男女都有,不便一起杂处,就分了两个院子。竹管三匝,是盘在两个院子之中。云华那个院子蒸出香,流向七王爷这边的院子,落进七王爷这边的陶瓯。陶瓯又接着半圈竹管,复流回云华那边的院子,便是一半打开的了,叫人既见得着露、也闻得见香。
那露滴是透明的,隐隐透着清气,要说香的话,却极淡,而且……怎么不像是花香?竟竹骨松魄,水意雪衣。”
第二遭花气又来。
这次从第二匝竹管出来,一般是受冷凝露,落进第二个陶瓮中,复流向那边院子。这次清气更浓,果然是松香!
七王爷授意,体轻健的婢子,便捉着院中秋千架儿,直攀到树丫上去,素手分叶牵枝、镶明珠的缎鞋蹬着墙头,笑向那边致意发问:“清流潺潺,莫非是来自松边的?”
那边婢子脆声回答:“雅客闻弦知意,果然便是来自松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