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回!补充侦查! (2 / 4)
张睿明推门进去,严路正站在在沙发的一侧,而对面椅子旁边站着的,是公诉科长谢其生。
让张睿明没想到的是,检察长陆斌和副检察长周景行都在老严办公室,陆斌正拿着这次西江分局移过来的荆沙河污染案案卷细细察看,周景行也站在一旁陪着陆斌审完。这两人显然都是刚到没多久,进门还没坐下,就急急拿过案卷察看起来,现在也忘了坐下,而其余几人见检察长都还站着,也只能陪着站起身,等他审完。
陆斌看了有一会,才把案卷细细审完,他回过神来,发现周围人都站着,而张睿明也已经到了,赶紧挥手示意道:“都别站着了,坐下吧。”我们现在就开个短会,看这个案子程序怎么走。”
陆斌一直算是津港领导中的另类,他比较坚持讲民主集中制,一般影响比较大的案子都愿意同下面几个科室领导一起讨论,而不是把所有大案子放在检察院委员会关起门来讲。这点让张睿明和谢其生等几个下面做事的小领导倍感亲切。
“怎么样,你们都看了这案卷没?”
众人都点头称是,只有张睿明一人摇了摇头,他拿出自己这边前期调查的资料递给陆斌,一边说道:“陆检,我还没看过西江分局那边的正式案卷,我自己这边前期调查的一些证据材料现在也提交领导,请各位审核。”
陆斌瞥了他一眼,“你先看看吧,时间宝贵,现在先让看过案卷的先讲讲自己想法吧。”
谢其生第一个说话,他是这次案件中最关键的公诉科长,目前荆沙河污染案是以刑案立案,毫无疑问他这个公诉科长是冲在庭审第一线的人物,甚至连张睿明这个民行科科长,在完成前期调查后,在法庭上也只是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身份,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而已。说白了,这个案子所有的基础,还是建立在谢其生身上。
“现在关于这个案子的证据链,大家都能看到,中间排污的司机和承接排污地的两个犯人已经到案,证据也很扎实,但是他们公安移交过来的材料里,没有关于津药化工的直接证据。所以,我不建议对他们津药化工同案起诉,建议先分案,等下一步有了直接证据再对津药化工提起公诉。”
“津药化工啊……”听到这个令人头疼的名字,陆斌也陷入了长考,一旁的严路此时却说话了:“什么叫“没有关于津药化工的直接证据”?明明有的嘛,你们不是已经在这个实行排污倾倒行为的司机这里得到了相关的口供了?”老严一边说一边翻开案卷的厚牛皮纸夹,“你看、你看,这个李永建的几次材料里不是都已经指出津药化工就是他的上游企业了嘛,口供可是“证据之王”啊!而且,这后面在李永建家里,不是也查到了津药化工排污费相关的发票票据等等客观证据了吗?在我看来,这个证据链很齐全了啊,怎么还不能起诉这个津药化工呢?”
老严的话引起现场几人不同的反应。谢其生虽然资历甚老,是多年的老公诉科长了,但是在对于老严来说,一样都不放在眼里,平时没少呼来喝去的。此时他对老严这蛮横的说法,心里有些反感,但却也不好表示什么。只能淡淡说一句:“那个发票票据,我们都核实过了,他那里票据不全,要么是以前的手撕发票,要么就是假的,在法庭上,根本不能拿来用。”
听到这里,张睿明心里一抖,是啊,票据、帐薄这块的关键证据,自己曾经无比的接近,连津药化工的原始帐薄都到手了,如果不是因为妻子发现了自己是用“灰色手段”偷偷从她那拿到的,导致那份原始账本不能用……这个案子早就证据齐全,直接能送王英雄等人进去了。想到这,心里又是一阵懊悔,加上想到唐诗负气出走,张睿明头一下痛起来,赶紧闭目养神。
倒是一旁的副检察长周景行这时说话了,“我前面稍微看了一下这个案子材料啊,我觉的谢科长是老同志了,他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现在中央一直推行的都是要“零口供办案”,也几次在会议精神强调:要淡化以前口供为“证据之王”的说法。我觉得现在没有起诉王英雄倒不是什么坏事,先把这案子分案处理有其道理在里面,一方面我们先对有把握的动手,另一方面也能对这个案子后面的变化留有余地,如果以后真发现了这个王英雄的直接证据,到时再采取强制措施也来的及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