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新电脑时代的曙光 (4 / 5)
“凯特,费德里科.范金找你。”正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好,就等他了,让他进来。”
这个门电路的发明家,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两百多章的时候就出场了,但是这个人,的确是门电路原本的发明者以及z80的创造人。
而现在,对方则是intel的芯片技术的首席技师。
可以说,每一款芯片的设计,都要由对方经手。
“我想,你对碳纳米管处理器已经有所了解了吧?”
等对方进来之后,凯瑟琳当头就问了一句。
“是的,埃德森小姐。相关的技术研究,我已经完全明了了,碳纳米管的确拥有替代硅基半导体的潜力,但是我并不知道这种碳纳米管应该如何进行设计。也不知道该如何将其集成起来。”
“不过这项计划的研究,的确很有前景。芯片内的互联导线一直是困扰半导体芯片进一步提升性能的最大问题。根据埃德森定律,芯片厂商每一年到两年,就会将芯片中的组件缩小一半,而根据我们的经验,也的确是这样的。但,缩小芯片导线会提高阻抗,从而导致芯片性能的下降……在前几年,我们将芯片内部导线的材料由铝换成了铜,解决这一问题。但可以很显然的发现,铜也不是万能的,我们的铜导线也将很快到达尽头……”
碳纳米管不仅仅能够替代晶圆,还能取代芯片内金属连线,这也是不亚于提高晶圆效率的成就。金属导线的直径减小,阻抗就会上升。电子会与金属原子相碰撞,这就会降低电子的运动速度。更多的电能被浪费在了原子和电子的相撞中,被转化成了热能。这正是芯片越来越热的原因。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远高于金属,而且其尺寸远小于金属导线,它可能会解决由减小导线直径带来的问题。
但是目前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非常困难。根据原子的排列形式,一些碳纳米管是半导体;其它一些碳纳米管则是导体;一些纳米管较长,另外一些则较短;同一批生产的纳米管会有不同的特性。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取巧的筛选方式:那就是通过s蛋白合成的时候,因为不同的碳纳米管表现有些不同,所以最终合成的产品,也是不同的,因此只要在最后进行区分,就能将产品拿出来。
不过这种方式,却会让产品的成本飞速提升,就比如凯瑟琳那数千万的车壳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换到了21世纪,这车壳少说也要个三四亿美金。而在凯瑟琳原本的时代,这样的产品,甚至无法被研发出来。
“intel在未来将会和蜂巢实验室进行合作,他们掌握了最好的技术,我想,你的问题的答案,他们应该可以给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