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些粗口真不是故意的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一章 有些粗口真不是故意的 (2 / 3)
        结果发现,很多效率高的团队,都有一个特点,平时爱说脏话。

        还有很多科学家发现,不管是在工厂车间、表演后台,还是球队的休息室,适当的脏话,都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协作。

        看吧,脏话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一时半会,真的很难说清楚。

        借用一位语言学者,叫杰弗里·休斯的话说。‘脏话是发狠,也是取乐。惹人讨厌,也荒谬可笑。是口头禅,也是无事生非。’

        借用这个研究课题的埃玛·伯恩,这位英国女作家的话说,脏话只是一个引子。顺着它,你会发现,我们的大脑、思维,以及社会,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尧里瓦斯深深吸引了,无论什么,只要深入研究,都是会有收获的。

        ——“首先,是它的生命力特别强。不管文明怎么演变,社会怎么进步,也不管公序良俗对它有多么不齿。它都没有消失,就这么牢牢的黏在我们的语言系统上。

        你忘不了,也甩不掉。不管你怎么对付它。比如,有个叫詹姆斯·奥康纳的美国作家,曾经创办过一个叫粗口整治学院的机构。

        专门帮各大学校和公司重建语言习惯,去除脏话,每小时的服务费,高达1500美元。

        看,就冲这个价格,整治力度应该不小吧?但是结果呢?大家该说还说。而且人类好像天生就有说脏话的天赋。

        比如,小孩子不用教,自己就会说。再比如,我们接触一门外语时,最先学会的是问好,其次就是脏话。

        比如看完韩剧,问你记住了哪句台词,大概率上,脏话,会脱口而出。这就引出一个疑问。脏话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强?

        其次,脏话的奇怪之处,还在于它隐含了一组矛盾。你说它好吧?肯定不是。但是,你要说它不好,好像也不是那么绝对。

        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一个新西兰的管理咨询专家,叫珍妮特·霍姆斯,曾经满世界调查那些高效的团队。

        结果发现,很多效率高的团队,都有一个特点,平时爱说脏话。再比如,还有一位it专家,叫芭芭拉·普勒斯特,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

        名字很奇怪,叫《撒个尿滋一下:玩笑话对于it产业的贡献》。这篇论文主要说的就是,脏话作为沟通方式和减压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整个it行业的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