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爱情四错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章 爱情四错 (1 / 3)
        那也就是说,现在和那个时候,相比较,只是工业化更加智能化了,他的理论,应该是适用。

        他在书中就列举了一些这样的假爱情。比如有一种假爱情就是结伴思想。

        也就是说,夫妻生活在一起,就是不想一个人孤独,所以模范夫妻应该相敬如宾,彼此宽容,没有任何摩擦争吵。

        对此,楚丽华有些不明白:“这难道不好吗?”

        确实,弗洛姆认为,这种结伴思想下的婚姻其实只是表面融洽,夫妻二人其实永远不会对对方敞开心扉,也不会互相了解。

        它的本质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协调性的要求。就像一个公司里的员工要彼此合作、减少摩擦、实现高效化一样,家庭成员之间的要求也变成了这样。

        这样的思想主导的婚姻,必然是陈腐和了无生趣的,是爱情的坟墓。

        另一种流行的爱情公式,就是认为爱情来自性~生活的满足。夫妻之间婚姻的不幸,可能就是因为性~生活不够美满。

        直到今天,这种想法仍然很有市场,你看有些性~保健品的广告不就在宣扬,“让对方满足可以让婚姻更和谐”嘛?

        这有什么不对呢?性能力不也是一种爱的能力吗?但弗洛姆所说的爱的能力,是一种全面的人格发展,而不仅仅是生理能力。

        至于借助保健品或者就能让婚姻美满的想法,其实和工业社会中流行的幻想完全一致,那就是认为借助正确的工具和技巧,一切问题都能解决。

        还有一种假爱情,是偶像化的爱情。就是把自己所爱的人“神化”,把他视为一切爱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

        现在不少人动不动就封一堆“女神”“男神”,其实也是这种情况。

        弗洛姆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偶像崇拜,在这个过程中,恋爱者是把自己的力量投射到了他爱的对象身上,结果对方成了女神,他自己却失去了爱的力量。

        这种虚假的爱,让他失去了自己,而不是找到了自己。而且,现实中没有人能真正符合他对偶像的要求,所以他就要不停更换对象,不管这对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弗洛姆提到的最后一种假爱情,是多愁善感的爱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