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一举两得嘛 (1 / 3)
楚丽华还真的在书中找到了解答。
像刚刚的那个例子,孩子妈妈可以先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对孩子说:“看来你今天很高兴呀。但是,妈妈在打电话,你的声音有点太大了;
而且在家里跑来跑去容易摔跤,妈妈会担心。你能不能先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乖乖玩一下玩具呢?”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能这么说,说明妈妈了解到了孩子的需求,孩子能感觉到妈妈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并没有指责自己。
而且,这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这样跑来跑去是因为开心;但是,因为妈妈在打电话,所以现在不能吵闹,可以安安静静地玩玩具。
同样是让孩子认识情绪,但对孩子吼叫,只会让孩子知道到妈妈生气了;除此之外,孩子学不到任何正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而且,孩子虽然马上变乖了,但并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对,而是因为他害怕妈妈生气后就不爱自己了。
所以说,只有让孩子在充满了安全感,不需要时刻担心会失去妈妈关爱的情况下,让他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和表达,这才是情感引导式教育。
这么一说,楚丽华觉得“情感引导”似乎很容易呢?不就是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做了什么,家长都是理解和爱他的,然后再教孩子认识和正确地表达情感嘛。
就像刚才小七的“哭闹”,自己应该先理解她的情绪,然后才是哄她而不是直接安慰她,哄她。
但是,书里可不是这么简单认为的。
有的时候,家长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感受凌驾在孩子的感受之上,错误地引导孩子认识情感,或者是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感受。
这也就导致了,孩子没办法学会怎么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情感。
比如说,吃完午饭没多久,孩子跟妈妈说:“妈妈,我饿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