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2 / 5)
“唔,滕总这一点说的没错,想尽快得到回报的付出,有些时候就必须有一些变通的地方才成,这就像方总刚才说的‘公平’和‘不公平’,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我一直都这么认为,所谓的公平得看你自己怎么去看,如果你心理是消极的,是懈怠的,表面上看起来你真的很努力,可是你自身的努力根本就没有把握住重点,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觉得付出更多的体力,付出更多的精力就是做得很好了,而没有动动脑子去思考一下自身这么做究竟有没有意义,究竟能不能带来一些对自身更有利的方面的话,就好比说我主动加了班,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主动去无偿不计报酬的去加班,别人下了班了,我还在加班到深夜,我也比其他人来的更早,就觉得自己这么做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我直接想说一绝,真要是存在这种想法,我只能说你是非常愚蠢的,根本就没有动动脑子!”向振天这么说。
谁都没有想到,向振天竟然有这么一番见地,并且对其中某些观点的抨击是很有力量的,也是很有根据的,他说的也非常接近一个最重要的中心点。
他继续说:“再说接下来这段话之前,我先声明我没有抨击任何人的意思。”
“向总监你只管说,我觉得我已经从你这里找到一点答案了。”严如华适时支持了向振天的说法。
“嗯,我个人觉得绩效这东西,它只代表你付出了多少,但并不代表你的付出就一定是会得到更多回报的,比如说吧,我以前有个朋友,他是在一个陶瓷厂里做质检工作的,我先说一说他们的质检工作是怎么做的吧!”向振天停顿了一下,看其他人都在听,这才继续说了下去。
“我朋友所在的这个质检部是检验陶瓷产品的外观的,他们这一块的绩效成绩是根据两个方面来完成,首先一块就是产品的外观质量问题,这一块说白了就是谁找出来的质量问题多,谁的数据就好,另外还有一块就是根据你所检验产品的产量来决定你的数据到底有多好,最后就是这两块加起来,谁的综合数据更高一些,谁这个月的绩效排名就是最靠前的。”向振天大致说了一下这个例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性东西,然后接着说:“因为这两个模块所占据的总绩效的比重不一样,质量问题这一块所占据的绩效总比重稍微大一些,大约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吧,产品占的比重就少一些,有的人就不知道啊,他没有参透这个道理,所以她一味的去干产量,对于产品的外观质量问题就不太在乎,他可能是觉得自己把产量干的最高,干的远远超出了其他人的产量数据,难道他还不能拿到第一?”
“你们猜怎么着?”向振天问其他人。
向振天刚刚强调的很明显了,根本就不用猜,果然,向振天接着说:“而有的人就非常聪明,他看透了这个绩效最本质的地方,而这些聪明的人就尽量的去找出产量的质量问题来,多找一个算一个,在兼顾质量问题数据的同时,他再去赶产量,这样下来,他的质量数据就远远的拉开了其他人的距离,哪怕是那位产量数据最高的人也没法和他比。”
“然后等到下个月绩效排名出来的时候,干的产量比较高的那个人就非常的不服气,他说我干了这么多产品,凭什么我不是绩效第一?”
向振天说道这里就停住了,他说的这个例子就非常准确的诠释了他刚才所说的有变通的付出和回报的关系。
同样的,这个例子也能够很好的去诠释‘公平’和‘不公平’的课题。
的确,你是干的产量很多,可是你忽略了这个部门本身就不是以赶产量为主的,这是什么部门?
质量部!
你来质量部赶产量,这有个屁用!你的确是努力了,产量数据是某些人的一倍还多,可是这又能够说明什么?
最准确的说,这个人根本就没有把握住努力的中心点,他忽略了自身努力最根本的一条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做的全部都是无用功,他自觉自己很努力了,他就应该得到他自己认为应该有的回报,但是在别人的眼里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