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庄上那些人 (2 / 3)
意为为红色中国培育下一代的意思,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流逝,一切都变了味道,包括在城市里也是如此,小小的幼儿园、托儿所竟成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可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没得办法,本来就疲于奔波的人们还是硬着头皮,在缴纳了高昂的各种费用之后,把孩子送了进去。
“哎,有几年没回来了,海陵庄的变化可真大啊”大爷有感而发。
他走的很早,十几岁的时候,他那个年代穷,家里人都吃不上饭,为了生计,大爷一人只身去当兵了,还是后来,大爷给他说过的,那一年他当兵的时候仅有十五岁,正式方浩伟那一代还无知无觉,天真烂漫,肆意奔放的时期。
再后来当兵八年回到老家,结婚生子后,婚姻也算不上美满,大爷把老婆孩子放家里后,也随着进入了洪山县城去工作,之后就是离婚什么的,那一年两位哥哥都跟着大爷进了县城,开始了他们一家奔波的日子,而那个时候,海陵庄还显得很乱,路还是原来的土路,崎岖不平,尤其下雨下雪的时候,地面那叫一个脏,走路都得小心被绊一脚。那时候庄里的很多人家都还是住的土坯房。
“得有二十年了,老大啊,当初是爹对不起你”老爷子顺着接过来一句话,让方益强浑身一阵剧烈的颤抖。
像是想起来什么,又像是瞬间给遗忘了,大爷摇摇头“爹,说那些做什么,咱这不是到家了,该高兴高兴才对,对了,我二叔、三叔都在庄里”
“他们都在,我昨晚上还和他们通电话了,都很好,知道咱们今天要回来,都高兴着哪,我说咱也别看了,快走”
可不,尽管这条连接海陵庄和陶家庄的主干道平时人很少,可今天一连在路边停了两辆车,再加上从车里出来这么一帮衣着光鲜,一看就是不菲价格的衣服的人,很多心里好奇的,一传十、十传百,还是都出来看了看,不过都距离他们远远的,没有人上前来说话,甚至有的小孩在瞄一眼他们一群人后,还会忽的一下躲到了自家大人或者其他的成年人身后,然后又伸出头来看一眼,再把头缩回去,这样来回往复……
真到了家门前,一众人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方浩伟老是信誓旦旦的说家里房子一定能住下,看着此时两栋明显有别于庄里其他人家的建筑,老爷子正正出神,大爷也是愣神的看着东侧那栋房子。
“小伟,这是你捣的鬼”老爷子忽然出声说道。
方浩伟无语,什么叫我捣的鬼。
且不提他们说些什么,这个时段不过刚到中午,路上还有很多人走着的,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临近年关,许多在外边打工的人也都陆续赶了回来,乡下平日里就没什么事情,他们除了在家看电视,打牌之外,大多的都是在外边街道上闲逛,今天看到原来的方益志家门口停了两辆好车,有见识的知道那叫奔驰、奥迪,再看看车牌,明显是一个地方的,心里忐忑,这是谁家的大手笔,停在老方家门口又干什么。
还不等他们这帮‘有见识’的人像个通透明白,耳边就传来一阵惊讶的呼声。
“咦,你是老方大哥,怎么回来了,还有你益志,方家媳妇,哎呦,小伟、涵涵你们也回来了,这位是……”邻家老太太看着他们一伙人,刚开始不敢认,变化太大了,穿着就不提了,老爷子尽管上了年纪,可经过这段时间的滋养,决然没有了原来的老年佝偻状,母亲被各种化妆品加皮肤保养之类的,脸上的皮肤也没有了原来的粗糙、甚至还有点儿往光滑转变的意思,至于方益志,整个人精神抖擞,也没了在庄里时,整天为生计奔波、唉声叹气的模样。最后老太太看到了方益强和两位堂哥时,就迷糊起来。
想了很久,她才说道“是益强吗?哎呀,好多年没见你人了,都不敢认了,真是,这越看越是你了,益强,在外边还好吗?以后多回来走走,大娘那里还给你准备着酒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