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章 小肚鸡肠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4章 小肚鸡肠 (2 / 3)
        杨夏奋笔疾书,是在写一个东西。

        本来,他在见副主席时就想说这事儿的,但他最后觉得,虽然自己能够说清楚,但副主席未必有那么多时间,副主席的记忆力也未必有自己变/态,因此,杨夏决定以书面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想法。

        这个东西,就是关于保密的问题。

        牛背山之战的细节,被记者公开报道出来,可以说是严重的泄密事件。

        为什么后世的缉毒警、反恐警察、防暴警察等,在新闻报道时都要给一个“面纱”?那就是安全和保密的需要,因为毒贩是十分凶残的,如果知道是某个警察害了他们的事儿,肯定会百分百报复回来。

        两国交战,战场上你死我活,在牛背山之战中,不是华夏军队消灭安南军人,就是安南军人消灭华夏军人,因此,参战人员、事迹等,都属于极度机密。

        要知道,世界各国都有关于战争的家属委员会,有人牺牲的家属聚集在一起,要么寻找尸体,要么为其谋求利益,甚至也有为其报仇雪恨的组织。

        在华夏,或许没有这样的组织,因为政府的强力控制,但在其他国家,这种组织的存在却非常正常。最著名的则是犹太人战后全球抓捕法西斯分子的事件。你能说某个纳粹军人一定就丧心病狂?他能够违背希特勒的意志或指令?在全德国都处于疯狂的状态,他能够拒绝或者反对什么?

        所以,军人其实只是执行命令的人,作为政府有为他们保守秘密的义务,而不是将其大张旗鼓地向世界宣讲出来。

        当然,关于保密的事情,决战牛背山的文章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案例罢了。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杨夏重点说的,还不是军事方面的秘密,而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东西。

        譬如华夏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就需要特别加强保密,而不能让外国人随意地参观,甚至拍照。在这个方面。华夏此时已经有了教训,那就是瓷器生产技术,此外,像宣纸工艺也需要保密。

        譬如,华夏科技杂志发表的科研论文,必须要经过科技保密委员会的审核才能公开发表,因为科研人员个人写论文。导致科研项目失密的事件也是很多的。

        譬如图片报道,特别是有关科技和军事的图片报道。也是泄密的重灾区。譬如有一张坦克照片,虽然是远景,但老练的情报人员完全可以通过照片内的参照物,计算出坦克的高度、长度和宽度。进而推算出坦克的设计技术。

        《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建议》,这是杨夏的文章标题。这种文章,杨夏是以“军务暨特战参谋”的身份写的,因此,算不得管闲事。

        华夏后世的保密工作,出了很多大事,很多笑话,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数以百亿千亿计。杨夏也不希望靠自己一个建议。就能彻底扭转华夏的巨大惯性,但杨夏却必须这样做,因为这涉及到他的良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