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牛背山之战—生不逢时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6章 牛背山之战—生不逢时 (2 / 3)
        在至少解决了差不多五组哨兵后,杨夏爬上了一棵大树,开始观察起牛背山顶的形势,特别是他要找到榴弹炮的阵地。

        “尼媒,真是狼子野心!”杨夏很快就观察完了山顶局势,最终是忍不住骂了一句。

        牛背山东西两座山峰,中间由一些软峰连接,两座高峰相距大给800米,正好是机枪封锁的距离。486高地在东,386高地在西,牛背山整个态势,有如一头正在向东方拉着犁头的老黄牛。

        在两座山峰之上,特别是486山峰之上,因为距离同登更近,修建着大量的战壕及暗堡,杨夏从其丛多的炮眼和枪眼就能想像得出。

        连接两峰,是一条土石方垒就的战壕,看来安南人长年战争,还是无法将牛背山全部堡垒化。

        初看起来,牛背山真的固若金汤,采取常规手段进攻,在安南堡垒或工事外的三五十米距离段,等于是一个死亡地段,必须要用大量的士兵生命去填才有可能突破。

        进攻的部队,除非在山下布有105毫米以上的大炮,才可能对山上炮兵进行有效压制,从而减少进攻者的牺牲,但谁都知道,动用105大炮至少是团以及师一级部队才有的装备,当华夏动用一个师或一个团来攻打牛背山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安南人的胜利。而且,一个团未必就能攻下牛背山。

        譬如即将开展的同登之战,55军共3个师围攻安南1个师,而且华夏还有大量支援部队,最后虽然拿下了同登,杀死了4000名安南军人,但安南人事实上是不太服气的,因为你三个打我一个啊,因为你牺牲的人未必比我少几个啊,因为你是人海战术啊,典型的胜之不武嘛。

        只是,安南也终究人力有限,他们在工事外五十米或三十米内,将丛林打理得差不多了,普通部队确实需要付出大量牺牲,但问题又出在了杨夏这儿,杨夏完全可以无视这个距离,不要说他的飞蝗石可以飞过这个距离直接击毙安南猴子,即便他人要飞过这个距离,也不过几秒钟的事,只要出奇不意,安南人其实是非常被动的。

        刚才杨夏解决的那些哨兵,其实就是安南人警戒他们指挥部的哨兵。说起他们的指挥部,杨夏不得不佩服,吴戈全既没把指挥部安置在486高地,也没安置在386高地,而是在山腰处的一片巨石和丛林区域内,用石头垒就了一个个工事和堡垒。

        如果不上山来侦察,哪怕华夏军队真的动用10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大炮,都有可能不会轰击到他们的指挥部来。因为安南人选择的这个指挥部位置,在山腰和山下,想要看到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安南指挥人员,站到一些特定而孤立的石台上,又能较清晰地观察到整个牛背山的形势。

        后世,我们称一些国家为猴子国,在某种意义上,也肯定了对方的狡诈和聪明。

        杨夏没耽搁多久,在山腰部位,正乒乒乓乓地打得热闹,杨夏每多耽搁一分钟,很可能就会多一个战士牺牲,多几个战士流血。

        对于安南猴子的炮兵阵地,此前根据弹道轨迹,杨夏已经有了一些判断。杨夏爬上大树侦察,主要是进一步确定其炮弹堆放的地方,杨夏要凭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大炮,在突入到五十米外时,只能依靠缴获的手雷给安南炮兵来个突然袭击,如果想到了炮兵阵地,再去侦察哪儿堆放着炮弹,杨夏不觉得自己有本事在四周没有遮拦的情况下,将炮兵阵地上的上百名各类安南猴子给全部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