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章 首长要见杨夏?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9章 首长要见杨夏? (2 / 3)
        预备会议,主要是通报会议程序,同时选举主席团、秘书长之类的活儿,这类事,不能有意见,只能举手赞成就行。

        很烦人的事,杨夏竟然也在主席团候选人之中,而且,不出意外,杨夏将与后世著名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一样,成为华夏作协主席团成员。

        但是,即便这样,杨夏依然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事实上,此后作协召开主席团会议,你不想来,打个电话或拍个电报请假就行,不要因为身份问题而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这也是华夏有些会议中,有的代表从来不出现在会议现场的根本原因,别人对你那个不感兴趣,但又不好拂你的面子,于是,便有了这种消极抵抗。而你作为会议组织者,别人不来,你也不好给别人除名之类。只有等到下一届,不再推举他便是了。

        杨夏差不多是这样的想法。

        这次作协代表大会,会期竟然是十天!仅仅是各类报告,就要做三天!

        不得不说,这时候的会议真的很长,就在今年即将召开的理论务虚会议,会期竟然长达两个月以上。

        会议开幕式,所有的大佬都要出席,主席、副主席、总理、副总理等,其阵容与规格神马工业大会、科技大会完全一样。

        而且,照例最高首长在这个会上有一个关于文学与文艺工作的报告,这个报告,将是今后五十或十年华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当时语境)。惟有杨夏清楚,除了那个三中全会的政治报告外,这两年所有的报告其寿命都不会太长。

        在这个报告之后,才是作协的业务报告,换届报告,今年,作协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为过去被打倒的一些作家恢复名誉,为已经被迫害至死的伤害默哀。

        华夏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由此可见一斑。杨夏还是觉得后世好,不管什么,至少在形式上要讲*,而且对于持不同/政/见/者,一般不会采取*消灭的方式。

        任何时候,华夏会议的专业或工作报告都是形势大好,而不是小好。今年作协这个报告到是真的形势大好,文学报刊恢复了多少家,很多靠边站的人回到了工作岗位,带有新时代风格的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现。

        只有杨夏明白,要不了两年,作协这些人就会为“新风格”而头痛,而从那时起,华夏的文学开始分裂,特别是诗歌,一部分走上高高的庙堂,一部分深藏于民间。

        重生者杨夏,对于新风格自然是拥护的,前世,他就是新风格的实践者、受益者,对于传统的那种高大上,不高大全的文学理念,杨夏本人并不认同。杨夏认为那是对生活的误解甚至是强/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