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章 东线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1章 东线 (2 / 3)
        当然,杨夏也没有表示不同意见,杨夏也知道,因为自己是重生者,对于特种部队有太多的“见识”,在严格要求的语境下,杨立伟自然是不太合适,甚至是犯了严重错误的;但在华夏此刻的军事背景下,杨立伟其实也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即便在黄昏遭遇战中,换成其他指挥官,也未必会比杨立伟做得更好。

        杨立伟以百余人的兵力,同两百余名安南军人遭遇,最终歼敌30人左右,而己方只牺牲1人重伤3人,轻伤10余人,这个成绩,可是华夏在几十年和平年代后,第一次与敌之战呢!

        所以,杨夏觉得是失败,但前指却不会与杨夏一样不识好歹。

        所以,与新的任命一同到来的,则是这样的一份通报:2月16日下午6时许,我英勇的1837部队,在出境侦察中,与安南200余名军人突然遭遇,我军战士百余人,在部队首长的指挥下,奋勇杀敌,最终歼敌30余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顺利完成了侦察任务。

        也是这场战争暂告一段落后,杨夏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当时前指及其下属各军各师,派了很多支侦察小分队潜入安南以侦察敌情,但这些小分队,要么被歼,要么中途而返,惟有1837部队和另一支侦察部队顺利潜入了敌境,只不过,另一支侦察部队只是安全地潜入了敌境,而杨立伟率领的1837部队不但顺利地完成了侦察任务,还歼灭了数量不菲的敌人。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对杨立伟还不提拔重用?

        事实上,前指不但在杨立伟的看法上与杨夏相左,就是对特种部队本身的看法上,与杨夏也是不同的。在杨夏看来,特种部队纯属菜鸟,根本不堪一战;而在前指看来,特种部队已经是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了,士兵们非常能战,善战,当然,更厉害的则是总教官杨夏,但那是非人的存在,俺们普通人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因此,前指提拔杨立伟,既是对杨立伟的肯定,也是对特种部队的肯定,更是对杨夏的肯定。当然,这中间,也包含着老军人和老虎两人对杨夏更大的期望。

        安南自卫还击战,虽然华夏军队在小的战术上打得非常辛苦,甚至牺牲巨大,但就整体而言,战线推进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开战当天,就全线突破了安南人的防线,占领了十数个安南边境城镇,让安南自我吹嘘的“世界陆军第二(三)”的神话瞬间破灭。

        在两天时间里,杨夏除了与士兵们进行头脑风暴的碰撞外,还特别注意战争双方的态势,前世,杨夏纯属局外人,即便后来从网上论坛中看到过一些东西,但哪有这种身临前线来得真实。虽然前线战斗简报有时只有简单几句话,但参加过战争的杨夏却能透过文字发现其中的曲折与艰苦,流血与牺牲。

        所以,在特种部队休整完毕之时,杨夏在自己的头脑风暴激荡之下,终于完成了一个小小的任务即完《特种部队训练手册》的编撰。

        特种部队训练,此前也有一些条理,但那是以杨夏为主,再加上华夏侦察部队训练经验的产物,那些条理到底如何,有待于实战的检验。

        事实上,此前的一些想法,或过于理想化,或过于简单化,譬如红外瞄具夜视仪,虽然国外早就研发出来了,国内或许也研发出来了,但是,由于其价格高昂,几乎不能普及到普通部队,在三年后的马尔维纳斯岛战争中,因为英军装备了红外夜视仪,而阿根廷军队几乎没有装备,于是,阿根廷陆军被英军给打得满地找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