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章 包子,曾经的味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章 包子,曾经的味道 (1 / 3)
        013章包子,曾经的味道

        杨夏的声音虽然稍嫌稚嫩,但高亢、亮度足够,再加上发声清晰,咬字准确,断句恰当,听起来非常舒服,致使现场本就有些翁翁的声音迅速消失。

        农民是有着自己的智慧的,如果你讲得不好,下面就翁翁起声,不敢明对着干,但总可以不听你的吧;而如果你讲得清楚讲得好,大家也不妨听听。

        这篇文章很长,有六千字,但杨夏控制着在35分钟内将其读完了。

        “小伙子,读得不错。竟然没出现一个错别字。”杨夏放下报纸后,社教队的张主任表扬了一句。张主任这句话,让林贵仁老脸一红:“妈呀,幸好我叫来了秀才,否则今天就出大糗了!”

        报纸读完,就是社员们谈感想,社教队的领导问:为什么党中央要粉碎四人帮?现场没有一个社员答得起。

        这篇高深的理论文章,即便后世的杨夏,都要认真研究后才能理解,这些社员们听了一遍之后,要说有收获那绝对是欺人骗人的。

        但是,文章的主题与四人帮并无直接联系啊?

        社员们没人答,杨夏自然也不会多事,于是那个李主任自问自答:“因为他们祸国殃民,篡党夺权!”听到这个答案,杨夏更不能说话了,当然,李主任也没准备让杨夏说话,因为这个场子就是留给他说的。

        杨夏听了一下,关于文章本身,李主任一句话也没有,说了四人帮后,然后就说伍城,再说五显庙,最后又说到华主席,绕了一圈之后,太阳也差不多落山了。

        大家鼓掌感谢领导的指导,然后社员们兴高采烈地回家,因为今天收了个早工啊,虽然开会没有工分,但不去肯定要扣工分呢。

        一个下午,百余劳动力,就听了一阵屁话。这是杨夏最终给出的评价。

        ……

        不管怎样,杨夏最为盼望的开学日期终于来到,而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去赤泉镇了。杨夏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乡,但过惯了后世方便日子的他,真的不喜欢蔡家湾,一没电,二没交通(只有一条相当差的机耕道),三没商店(大队代销店在另外的自然村),至于电话、电脑、网络等,杨夏自然不敢说了。

        赤泉中学并不在赤泉镇里,而在赤泉镇西门外,与赤泉镇隔河相望。所隔之河,名叫赤泉河。蔡家湾的位置,就在赤泉河的上游,距离赤泉中学3公里,距离赤泉镇约2.5公里。

        在整个伍城,赤泉河都非常有名,虽然其流长只有30公里,但却横贯了北部四区,赤泉镇更是伍城北部中心镇,而赤泉中学也是伍城北部的重点中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