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章 令人害怕的“家庭成分” (3 / 4)
“县委领导和教育局领导光临赤泉中学检查指导工作,确实值得恭喜!”陈元章不知喜从何来,又不便反问,所以只得将这喜讯安排在领导身上。
“呵呵,我们来是给你们添麻烦的,你们不骂人就得了,还值得恭喜,扯蛋吧。”骆部长并不买账。
“领导,请。”既然领导这样说了,陈元章便不再纠缠,到底有什么喜事,骆部长到了会议室后自然会说出来。
“哎,其他的我就不多说。我来你们学校,是受县委敬一安敬书记的委托来的,目的就一个,后天,也即星期一上午,省报副刊部主任夏雨同志将来你校采访你校高一学生杨夏同学,其原因估计是因为杨夏有几篇稿件在省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县委敬书记希望赤泉中学以及杨夏同学,能够给夏记者留下一个好印象,特别是夏雨同学,要多向夏记者反映我县自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大好形势,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杨夏同学的政治觉悟与表现如何,是否听党的话。然后,我和孙局长两人再见见他。”
“骆部长,孙局长,杨夏同学的政治觉悟是没有问题的,他是高80级1班的学习委员,平时喜欢帮助同学,在他的带领下,该班的学习风气是全球最浓厚的;此外,杨夏同学的成绩也非常好,上一周,我们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了学科知识竞赛,杨夏同学一举夺得六科第一,对了,他的作文《心中的灯》,我们还准备推荐到地区日报上发表呢。”
陈元章飘扬起杨夏来,草稿都不用打。
“哦,有这事,文章在没在?”骆部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请骆部长过目。”陈元章早就做好了准备。
《心中的灯》,其实是一篇固定主题的作文,写的是先总理。前世,杨夏曾经获得过第二名,自然,这一世就更厉害了,就杨夏自己的评价,他不敢说这篇文章可以编进教材,但至少可以编进纪念先总理的纪念文集里,又或者,在高中生这个阶段,想要超过他的文章似乎也不太可能。
“好,很好,感谢赤泉中学培养了一名优秀的高中生,一名优秀的作家。”骆家平几分钟后,就读完了杨夏的习作,然后不吝赞美道。
“我们培养的优秀作家?”赤阳中学几个领导互相看了一眼,脸悄悄地红了。
“工作好,学习好,特别是写作能力突出,这样少年人才,不多见啊。”孙有为副局长也肯定道。
“对了,杨夏同学的家庭呢,家里都有哪些人,他的家庭里有没有党员干部?”骆家平想了想,觉得还是问问家庭为好。在他看来,如此优秀的孩子,怕不是普通家庭能够培养出来的吧。
“报告骆部长,杨夏的家在五显庙公社东沟大队蔡家湾小队,他父亲叫杨光耀,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曾经是国立伍城/县小学的毕业生;他的爷爷叫杨延高,解放时评的成分是富农!”副校长胡南会终于抓到一个机会表现了一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