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章 沉重的脚步 (2 / 3)
“你的意思是,我们在农业生产计划上,也应该有所改进?”首长的智慧真不是盖的,杨夏随便一个例子,就让首长看到了问题所在。
“我个人认为,我国农业必须要保证的是粮食生产,但粮食生产也应该采取鼓励性的生产措施,而不是指令式命令式的东西。粮食生产搞好了,顺带而起的,将是饲养业,解决吃肉、皮毛制革需要;顺带而起的,将是食品加工业,以及粮食出口等,粮食,事关国家安全,不得不重视,农民也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当然,棉花也很重要,经济作物也很重要,但却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命令方式,各地总是因地制宜好,这方面,可以多听听专家的意见。譬如,在南蜀偏北的一些地方,在农业种植上就不适合双季稻,但近几年双季稻都有推广……”
杨夏说这些,无异于惊雷。
但杨夏就是说了。一来因为杨夏本就出身于农村,前世也多与农村和基层打交道,对于农业这一块,看得相当多。而此时华夏的政策层面,完全是计划经济,那是计划得很死的。譬如一个生产队,水稻种多少亩,棉花多少亩,油菜籽多少亩等,都是计划死了的,完全不顾市场。譬如你想多种二亩花生,但没有计划,没有多余的土地,你哪儿来地种啊。
千万不要以为包产到户后想种啥就种啥,事实上这种计划后世一直都有,只是弹性更大一些罢了,而在整个八十年代,农民对于种什么,其自由度还是非常有限的。
“我觉得,杨夏同志的意见很好,这样吧,今天我们其他内容都先不说,就说说农村的。杨夏同志,你正好利用你的预测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说说我们的农村工作到底该如何搞,农村的路到底该如何走?”首长显然是座谈会的主持者。
而坐在后面的约有十几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秘书,正唰唰唰地记录着。
如果能对八亿农民有用,杨夏不在乎多贡献一点自己的智力。
“农村工作的方向,我们从今天米国的现状就能大致猜到,在今天的米国的市场里,包括农村小镇的市场,各种肉类产品包括鸡鸭鱼产品在内是十分丰富的,随便买,普通工人也买得起;各类禽蛋产品是十分丰富的,随便买;各类蔬菜产品是十分丰富的,随便买,普通工人也好农民也好,也是买得起的。”
“因此,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生产的问题,种植业,种各类作物,这个国家是比较重视,毕竟过去是以‘以粮为纲’嘛;养殖业,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养鱼等,过去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已经割得差不多了;
副业,利用竹藤棉麻草类资源,搞加工搞编织,这方面发展得非常不足,汉唐贸易准备搞一些特色贸易,譬如组织编织一批草墩,也即草蒲团之类的,有些国家的人喜欢习地盘腿而坐,而草蒲团比较软和,相信国外有很大的市场。”
“我这里,要特别说说林业的问题,现在,我们砍树子砍得很厉害,这是不对的,因为原始森林资源,不只是给我们提供建设需要的木材,原始森林更重要的作用是水土保持与环境功能,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倭国学习,倭国森林覆盖率达67%以上,可他们本国的森林不砍,而去国外,譬如来我国的东北进口木柴。有人或许会说,倭国很富我们很穷啊,倭国很富么?我记得在1950年时,两国的起点可是差不多的,那时,也没见他们大肆砍树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