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凌零 (1 / 4)
来到鼓楼,已经是七点。和凌零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种怪别扭的感觉。
我们中国一向以“吃文化”著称,开封是一座古城,曾作了七代的王者之都,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在时间的纵深中,精研小吃的做法,并以此获取独家秘方,在这方面,凡是古老的城市皆有得天独厚之处。
与北京一样,开封也有许多老字号,诸如马豫兴的桶子鸡、沙家酱牛肉、黄家包子、第一楼等等,这些家族式的企业,多和小吃有关,一套独特的秘方,可以世代沿用,并在此前基础上,不断创新。它们的招牌,在过去时代的效应,和今天大企业的名牌所起的作用不相上下。
但是谈到开封的夜市及小吃,却皆绕不开鼓楼,鼓楼之名,也是来自历史的因袭相传,更准确的称呼是鼓楼广场,说是广场,实际也就是百米方圆,它位于开封城的中心,旁边就是这座城市繁华的商业区,许多公交路线皆把这里当作重要的一站,所以,即使是白天,也是熙熙攘攘。到了夜晚,则更加热闹,每次坐公交车经过这里,皆会被堵上一阵。往往是夜幕未临之前,那些小吃摊主就开始推着车子,一字排开在相邻的几条街上,只等一声令下,便蜂拥而至广场。它们恪守着严格的管理规定,一边排队,一边相互拉呱,形成城市夜晚的一道独特风景。
我们来到的时候小摊贩早已摆开位置,正招呼往来游人。浓郁的香味渐渐弥散在空气中,熏染着每一个人的肺腑,说不被它们勾引那简直是鬼话,我郑州的同学来开封玩从来都是要到鼓楼夜市吃一次的。
“想吃点什么?”我扭头问凌零。
“嗯……”凌零似思考状沉吟了半天:“喝杏仁茶!”汗!没听说过。
据说,这种小吃来源于宋代宫廷,后来散落于民间,经过不同的操作,形成不同的特色,有正宗和边缘之分,不过,我对此一窍不通。
来到摊主前,长条凳子上已经坐了不少人。
摊主是夫妇俩,男的忙着招呼我们,待我和龙嘉坐定,便端上两碗杏仁茶,说是茶,却很稠,就如油茶一般,但却泛着淡绿色,喝起来也有股淡淡的甜味,之间还夹杂着些许杏仁的枯涩。
确实很好喝,不过半个巴掌大小的一碗杏仁茶就要四块钱。据说鼓楼夜市还是大众化的贫民消费。。。。。。
接下来,我看到了凌零的魔鬼一面,她优游的穿梭在众小摊之间,而我成了她的暂时提款机。让我不由又想起了张宇的歌。
吃到最后,凌零拿着串糖葫芦满足的晃着,看向我的眼神充满了促狭。面对这样的美女,你又奈何?
“该回去了吧?”我看表已经指向八点。
“早着呢,慌什么!我们去蹦的吧!”凌零忽然提议。汗!没玩过。
我连连摆手,可凌零执意前行,叫上了她的同学和她同学的同学。一众人大摇大摆的走向鼓楼旁的一个的厅——天上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