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现实和故事之间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现实和故事之间 (3 / 3)
        妈妈就用小时候给他讲村里那些神神叨叨故事时候一样的口吻对谢纯平说道:“是真的疯了,这么冷的天气,他说他不能穿外套,不能穿毛衣,就穿着一件短袖的上衣,然后你知道吗,你哥哥他已经保研了,但是现在肯定是要退学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我怎么都不知道。”

        谢纯平惊讶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多久了,你舅妈要面子,你哥哥整天疯疯癫癫的,大冬天的要洗澡,每天洗十几次,就用冷水洗澡,说是用热水不行,为他为什么不行,就不说,就说不行,村里那些师傅都说这孩子被后山上的柳树缠着了。”

        “柳树?”谢纯平知道妈妈说的柳树指的是什么,河平这边有一条小河,河对面的村子和河这边的村子死了人以后,都会把人送到同一座山上。

        挑个好日子下葬,然后就算完事了。

        这里的葬礼仪式倒不是很隆重,但是河对面就不一样,河对面的葬礼特别讲究,讲究到比结婚还恐怖,有的时候一家人要熬几个晚上没有休息。

        谢纯平是村里读书比较多的那类孩子,他知道河对面的这些习俗早晚会像他所在的村子这样化繁为简。

        事实上历来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和思想家提倡葬礼应当简化的,比如墨子著名的【节葬】理念:墨子在《节葬下》一节中,描写了当时社会厚葬的情况: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

        墨子指出,那些王公大人不但生前过着骄奢淫佚的生活,死后还要厚葬,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财富。墨子主张不分贵贱,一律用三寸厚的木板做棺材,不要殉葬的物品,反对三年之久的丧制,反对在丧葬期间“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弄到身体瘦弱,“扶而能起,杖而能行”这种毁坏身体的繁重仪式。

        墨子认为厚葬,把有用的财富埋在地下,结果必然使活着的人贫困;久丧,毁坏身体,使人口减少;居丧期间,贵族不能过问政事,百姓不能从事生产,结果使得“国贫,人寡,政必乱”。

        虽然墨子以国的角度讲到节用和民富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一个小村庄,一个小家庭而言事实上也是一样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